第一百零六章:赴约德和楼
小云雀离开后,沈平宁看着窗外夜色,眉头紧锁。
“这下棘手了。我本想说趁着天黑,去探一探明镜寺。可如果明镜寺本身是机关,那就不能贸然去探,万一触发机关,留在寺中的林家父女就会有危险。”她开始思索,“看来要换一个既能进入明镜寺内院,又不会打草惊蛇的办法。”
沈末安突然问:“少老板,你刚才说,寻常百姓很难进入内院,那么官员呢?”
“如果是普通官员,恐怕也难。”楚三不回答,“据我所知,想要进入内院需要特殊的条件,哪怕是给寺院捐过香火的官员也无法轻易进入。”
沈平宁忽然开口:“三不,你能不能搞到总把子去世前几个月,给明镜寺捐过香火的人的名单?”
楚三不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打了一个响指:“对啊!那些用在内舵的香火,不一定就是香火钱!”
沈平宁笑着点了点头。
“那我现在就去办。”说完,楚三不就往外走。可他才推开门,就看到了一个人。
楚三不拔高声音:“……晋唐??”
这个站在门外,抬起手,正准备敲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晋唐。
见到楚三不,晋唐也十分惊讶:“楚少老板?您也在?”
然后,他看到屋中的沈平宁与沈末安,还有绿萼。
“殿下,张大人让我来给您把亲笔信送来。”他对沈平宁说。
沈平宁招了一下手,示意晋唐进到屋中,然后对楚三不说:“三不,先不忙走,一起听一听。”
她笑了一下:“只怕是,张大人还有什么事想要晋唐来传达一下。”说完,她看向晋唐:“我说的对么?”
晋唐一本正经地点头:“是,除了先前答应殿下的亲笔信,张大人还让属下将这个亲手交给您。”
说话间,他从怀中掏出一张请帖。
“张大人请殿下明日未时前往德和楼,有要事相商。”
※
德和楼是戏楼,规模不大,算上二楼的三个雅间,统共也就只有六七十个位子。沈平宁到时,戏台上正在演一出名叫《伽蓝》的戏。
“我本敌国女,身居机要位,却因情丝起,道心岌可危。”
听到这一句唱词,沈平宁收回脚步,看向戏台。
只见一名女伶身披一件斗篷,半跪在台上,双手合十于胸前,像在祈祷。
随即,一名身穿锦袍的男伶手持一把油纸伞,缓步上台,见到女子先目露诧异,然后走到她身边,把伞移到女子那一边,开口唱到:“伽蓝一缘会,倩影入吾心……”
“——今日既见会,可否问芳名?”
沈平宁回过头,只见张彦正站在二楼,向她点头示意:“抱歉,吓到小姐了?”
“不会。”沈平宁笑了一下,“且不说我不信鬼神之说,就算我信,今天我也不是一个人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说完,她用眼神示意张彦往自己身后看,张彦顺着沈平宁的眼神一看,正对上两双或打量、或警惕,但都有些敌意的目光。
这……
“既然是要事,想来应该是和明镜寺有关。”沈末安一边说,一边往二楼走,“既然与明镜寺有关,那我和少老板都觉得,我们也应该跟过来一起听一听,没有理由让小姑姑一人独美。”
张彦面色一窘,轻轻咳了一下。
就在这时,沈末安走到张彦身边:“怎么?张大人这是……不欢迎我们?”
张彦微微一笑:“公子说笑了,来,请。”
看着楼上两人针锋相对,沈平宁偏了偏头,问楚三不:“末安怎么和吃了雷火弹似的?”
楚三不则一边摇头,一边说:“幸好慕公子不在,否则张大人可能就要被左右围攻了。”
沈平宁初时疑惑,反应过来后,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晋唐迎了下来:“小姐,少老板,张大人请二位进雅间一叙。”
落座后,张彦也没有和他们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昨日殿下离开后,臣让人简单调查了一下,发现明镜寺内外分明,平日信中上香供奉大多在外寺,内寺几乎从不对外开放。如果账本真的存放在明镜寺,恐怕就是在内寺中的某一处——殿下可想到如何进入内寺的方法了?”
沈平宁看了楚三不一眼。
“老总把子离世前,连环坞曾以各种名义向明镜寺捐香火,后来,我查到同一时间,还有不少官员也曾向明镜寺捐过香火。所以,东家的意思是从那些捐香火的人身上下手。”楚三不说。
张彦点头:“殿下与臣想的一样。”
“既然想的一样,又何必劳烦我们跑一趟?”沈末安皱眉。
张彦笑着说:“因为殿下不必去一个一个人去找了。”
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子,交给沈平宁。
沈平宁将折子打开,看到“自陈状”三个字时,微微一惊。
“这是靖安知府赵大人的自陈状。”张彦解释道:“里面不仅写了赵大人这些年贪污公款,强占农田,利用职权替他儿子摆平麻烦等事,还写了银钱的去向,其中有一条……”
“——曾以五万白银折两万三千二百斤木构件、五百斤火油、金铁碎件万余、铁线若干,以香火名义捐入明镜寺。”沈平宁将折子上的内容读了出来。
听到这里,沈末安和楚三不不仅面露悚然。
“木构件、金铁碎件与铁线是打造机关的重要材料,这个好理解,只是……五百斤火油?”楚三不的声音都变了,“他们在明镜寺中存那么多火油是要做什么?”
“这还只是赵知府一人的香火数额。”沈平宁合上折子,面色凝重,“一人五百斤,五人两千五百斤,十人就是五千斤。五千斤火油,烧了整个靖安城都绰绰有余。”
她忽然笑了一下:“看来江千屿是想做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买卖。”
“小姑姑,那我们接下来……”沈末安眉头皱起。
沈平宁却看向张彦:“张大人叫我来,总不会是让我看看赵知府给明镜寺捐了多少香火。”
“自然不会。”张彦又从袖中抽出一张纸,“这是盖了赵大人私章的书信,上面写着,只要能免除罪责,他什么都可以做。那么臣觉得,既然赵大人都这么说了,不如就让他在被罢官前,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张大人的意思是,让赵大人带我们进内寺?”沈平宁问。
张彦不置可否。
“我还以为张大人清正廉明,眼里容不得沙子,是不会答应这种请求的。”沈末安冷冷说。
“做官当然是要做好官,清正廉明是约束自己,至于旁人,只要能对琅国有益,该变通的也要变通。”
张彦也笑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下棘手了。我本想说趁着天黑,去探一探明镜寺。可如果明镜寺本身是机关,那就不能贸然去探,万一触发机关,留在寺中的林家父女就会有危险。”她开始思索,“看来要换一个既能进入明镜寺内院,又不会打草惊蛇的办法。”
沈末安突然问:“少老板,你刚才说,寻常百姓很难进入内院,那么官员呢?”
“如果是普通官员,恐怕也难。”楚三不回答,“据我所知,想要进入内院需要特殊的条件,哪怕是给寺院捐过香火的官员也无法轻易进入。”
沈平宁忽然开口:“三不,你能不能搞到总把子去世前几个月,给明镜寺捐过香火的人的名单?”
楚三不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打了一个响指:“对啊!那些用在内舵的香火,不一定就是香火钱!”
沈平宁笑着点了点头。
“那我现在就去办。”说完,楚三不就往外走。可他才推开门,就看到了一个人。
楚三不拔高声音:“……晋唐??”
这个站在门外,抬起手,正准备敲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晋唐。
见到楚三不,晋唐也十分惊讶:“楚少老板?您也在?”
然后,他看到屋中的沈平宁与沈末安,还有绿萼。
“殿下,张大人让我来给您把亲笔信送来。”他对沈平宁说。
沈平宁招了一下手,示意晋唐进到屋中,然后对楚三不说:“三不,先不忙走,一起听一听。”
她笑了一下:“只怕是,张大人还有什么事想要晋唐来传达一下。”说完,她看向晋唐:“我说的对么?”
晋唐一本正经地点头:“是,除了先前答应殿下的亲笔信,张大人还让属下将这个亲手交给您。”
说话间,他从怀中掏出一张请帖。
“张大人请殿下明日未时前往德和楼,有要事相商。”
※
德和楼是戏楼,规模不大,算上二楼的三个雅间,统共也就只有六七十个位子。沈平宁到时,戏台上正在演一出名叫《伽蓝》的戏。
“我本敌国女,身居机要位,却因情丝起,道心岌可危。”
听到这一句唱词,沈平宁收回脚步,看向戏台。
只见一名女伶身披一件斗篷,半跪在台上,双手合十于胸前,像在祈祷。
随即,一名身穿锦袍的男伶手持一把油纸伞,缓步上台,见到女子先目露诧异,然后走到她身边,把伞移到女子那一边,开口唱到:“伽蓝一缘会,倩影入吾心……”
“——今日既见会,可否问芳名?”
沈平宁回过头,只见张彦正站在二楼,向她点头示意:“抱歉,吓到小姐了?”
“不会。”沈平宁笑了一下,“且不说我不信鬼神之说,就算我信,今天我也不是一个人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说完,她用眼神示意张彦往自己身后看,张彦顺着沈平宁的眼神一看,正对上两双或打量、或警惕,但都有些敌意的目光。
这……
“既然是要事,想来应该是和明镜寺有关。”沈末安一边说,一边往二楼走,“既然与明镜寺有关,那我和少老板都觉得,我们也应该跟过来一起听一听,没有理由让小姑姑一人独美。”
张彦面色一窘,轻轻咳了一下。
就在这时,沈末安走到张彦身边:“怎么?张大人这是……不欢迎我们?”
张彦微微一笑:“公子说笑了,来,请。”
看着楼上两人针锋相对,沈平宁偏了偏头,问楚三不:“末安怎么和吃了雷火弹似的?”
楚三不则一边摇头,一边说:“幸好慕公子不在,否则张大人可能就要被左右围攻了。”
沈平宁初时疑惑,反应过来后,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晋唐迎了下来:“小姐,少老板,张大人请二位进雅间一叙。”
落座后,张彦也没有和他们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昨日殿下离开后,臣让人简单调查了一下,发现明镜寺内外分明,平日信中上香供奉大多在外寺,内寺几乎从不对外开放。如果账本真的存放在明镜寺,恐怕就是在内寺中的某一处——殿下可想到如何进入内寺的方法了?”
沈平宁看了楚三不一眼。
“老总把子离世前,连环坞曾以各种名义向明镜寺捐香火,后来,我查到同一时间,还有不少官员也曾向明镜寺捐过香火。所以,东家的意思是从那些捐香火的人身上下手。”楚三不说。
张彦点头:“殿下与臣想的一样。”
“既然想的一样,又何必劳烦我们跑一趟?”沈末安皱眉。
张彦笑着说:“因为殿下不必去一个一个人去找了。”
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子,交给沈平宁。
沈平宁将折子打开,看到“自陈状”三个字时,微微一惊。
“这是靖安知府赵大人的自陈状。”张彦解释道:“里面不仅写了赵大人这些年贪污公款,强占农田,利用职权替他儿子摆平麻烦等事,还写了银钱的去向,其中有一条……”
“——曾以五万白银折两万三千二百斤木构件、五百斤火油、金铁碎件万余、铁线若干,以香火名义捐入明镜寺。”沈平宁将折子上的内容读了出来。
听到这里,沈末安和楚三不不仅面露悚然。
“木构件、金铁碎件与铁线是打造机关的重要材料,这个好理解,只是……五百斤火油?”楚三不的声音都变了,“他们在明镜寺中存那么多火油是要做什么?”
“这还只是赵知府一人的香火数额。”沈平宁合上折子,面色凝重,“一人五百斤,五人两千五百斤,十人就是五千斤。五千斤火油,烧了整个靖安城都绰绰有余。”
她忽然笑了一下:“看来江千屿是想做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买卖。”
“小姑姑,那我们接下来……”沈末安眉头皱起。
沈平宁却看向张彦:“张大人叫我来,总不会是让我看看赵知府给明镜寺捐了多少香火。”
“自然不会。”张彦又从袖中抽出一张纸,“这是盖了赵大人私章的书信,上面写着,只要能免除罪责,他什么都可以做。那么臣觉得,既然赵大人都这么说了,不如就让他在被罢官前,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张大人的意思是,让赵大人带我们进内寺?”沈平宁问。
张彦不置可否。
“我还以为张大人清正廉明,眼里容不得沙子,是不会答应这种请求的。”沈末安冷冷说。
“做官当然是要做好官,清正廉明是约束自己,至于旁人,只要能对琅国有益,该变通的也要变通。”
张彦也笑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