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私塾童子
短短一个呼吸的时间里,那人的脸色变了好几轮。
“先前不知九姑娘身份,多有得罪。只是此事是裴家家事,九姑娘贸然插手,恐会伤害两家情谊。”
两家情谊?
想到之前在登州发生的事,沈平宁险些就要笑出声。
裴信安在登州抢傅家生意、砍了傅平一只手、派暗翳杀她时,怎么就没顾念一下两家情谊呢?
她心中嘲讽,表面却不动声色,勾着唇角,反问道:“家事?莫非那些混混也是裴家的人?”
噗。
人群中传来一声没有憋住的笑。
那名随从脸色涨得通红,抬手便指向被沈平宁护在身后的少年:“是他!他偷了裴家的东西!”
一言出,周围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窃窃私语道:“这孩子不是从前东街上的偷儿吗?”
“这刚好了几天啊,怎么又出来偷东西了?”
“可怜夫子一直对他那么照顾……”
听到这些议论,少年一抿嘴,眼圈一红,刚要分辨,沈平宁便向侧一步,挡住那些人投向少年的目光。
“既然是丢了东西——三不,拿着我的玉牌,去报官。”沈平宁把手一抬。
楚三不暗自窃笑,应了一声,起身就要往官衙方向走。
裴家几人见状,脸色大变。
“此事哪里用得到惊动官老爷?”
“是啊,三少爷只说将东西追回,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九小姐将东西交给我们就行。”
看这几人的反应,沈平宁更加确信少年手中的东西不简单。
“你拿了裴家的什么?”她转头去问少年。
少年虽然偷了东西,却没有丝毫心虚。不知是否是沈平宁挺身而出的缘故,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挺起胸膛,字正腔圆地说:“不是裴家的,是私塾里的大家的。”
少年一边说,一边打开布包,里面包着的竟是一摞《乾应诗集》!
“这几天,裴家都在收这本诗集。但这诗集是私塾学生用来开蒙的教本,他们如果收了,学生们就没有书读。夫子不愿,那些人就指使混混砸了私塾!”
他越说越气:“夫子被气病,这些人就趁机将私塾里的所有诗集都抢走了。”
“大夫说,夫子生的是心病。只要我把诗集都拿回来,夫子的病就能好,大家又都能回到私塾上学!”
“我只是想要夫子好起来!!!”
少年几乎是用吼的说出最后一句,然后抱着那些书,弯着腰,大口喘气。
之前那些议论他的人闻言都低下头,不敢直视少年。
沈平宁静静听完少年的话,然后揉了揉他脏乱的发,脸上没有一丝嫌弃与厌恶。
听到这里,她哪里还不明白?只怕那赶在她之前买走所有诗集的,就是裴家的人。
原以为是孟无辛派人做的,现在看来,裴家与这些人的关联比她想的要深。
是了,得让三不去查一查这个孟无辛的底细。
但当务之急,是先将这几本诗集从裴家手中保下。
想到这里,她看向那几个裴家人:“既然只是几本书,何必闹得这么大?裴家如果想要诗集,只需拿一本母本,然后找个书坊誊印就是。”
“况且,私塾虽然冠了个‘私’字,但也是为琅国子民开蒙,况且谁又能知道,下次科举时,这家私塾里会不会出几个秀才?”
沈平宁嘲讽一笑:“莫欺少年穷啊。”
说完,她也不待对方反驳,便直接从袖中掏出一粒碎银子:“这粒碎银,若是去书坊,能印不下百本诗集。拿去,多印几本诗集,好和裴信安交差。”
唰的一声,碎银被她直接弹到为首的裴家人手中。
“我劝你们不要动什么歪心思。否则……”沈平宁将最后半句话吞下,眼神似有若无掠过那名到现在还起不来身的混混身上,带上少年,直接离开。
她本想将少年带去医官,谁知少年竟不肯去。
“小姐,我想直接去私塾。”他十分倔强,“他们都在等我。”
“他们?”沈平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少年口中的“他们”应该就是那些学生,于是答应道:“好,我们和你一起过去,到了私塾再好好处理一下伤口。”
少年欣喜万分,哎了一声,然后抱着书就往前跑,步伐轻快非常,完全忘了一刻前自己还要靠他人才能站起。
还没到私塾,就看到一群半大的孩子候在门前张望。其中一人最先看到少年,欢呼一声,其他孩子便都纷纷向这边跑来,看到少年受伤又都一顿,随即连忙将少年围在中间,一边七嘴八舌地问,一边小心扶着他往私塾走。
或许是听少年说了街上发生的事,一名半大孩子来到沈平宁三人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
“事情我们都听阿庆说了。几位不仅救了阿庆,还替我们要回了诗集,大恩无以为报,只能请几位赏个薄面,进来吃一杯茶罢。”
他明明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摇头晃脑,掉起书袋来格外可爱。沈平宁脸上的笑也不禁软了几分,欣然应下,虽他一起进了私塾。
也不知阿庆如何将街上的遭遇添油加醋说给那些孩子,一进私塾,沈平宁就被那群孩子围住,你一嘴,我一嘴,都在问她是如何放倒混混的。
沈平宁本就喜欢孩子,见那些孩子目光灼灼,便忍不下心拒绝,索性便一手一个抱在腿上,和讲故事般将街上发生的事又说了一遍。
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楚三不和崔令则在一旁看着这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没想到小姐说故事说得这般好。”崔令不由感叹。
楚三不点头附和道:“是啊,我还是第一次听东家说故事。”
崔令刚要接话,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
“从前小姑姑就很会讲故事。”
二人立时回头,只见沈末安不知何时出现在私塾里。
“云雀姑娘见你们许久未归,有些担心,于是便让我上岸来找。”似是知道他们要问什么,沈末安提前回答,“幸好方才你们在街上闹了一通,否则还要多花些功夫。”
于是楚三不便将上岸后发生的事都简单和沈末安说了一遍。
“裴家?没想到裴家还真愿蹚这一滩浑水。”沈末安习惯性搓了搓指尖,“但也因祸得福,找到诗集就好办了。”
他这边刚说完这句,那边,沈平宁便问这些孩子:“说起来,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借我一本《乾应诗集》?”
见孩子们目露犹豫,崔令接话道:“放心,我们不会拿走,就在这里用诗集查点东西。”
那名叫阿庆的少年点头:“小姐用我的那本吧。如果要抢,你们早就抢了,也没有必要花大心思救我。”
沈平宁面露感激。
阿庆从那摞诗集中找出自己那本,递给沈平宁,沈平宁接过后又转交给崔令:“去那边看吧。”
她指了指课堂一角。
崔令点头,楚三不也跟了过去。
就在这时——
“姐姐,姐姐,刚刚你说自己是傅家九小姐?”一个小孩拽了拽沈平宁的袖子。
“是啊,怎么啦?”沈平宁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只见那小孩伸手在袖子里掏了一会儿,然后掏出一个锦囊:“你们回来前,有一个大哥哥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作者有话说:
“先前不知九姑娘身份,多有得罪。只是此事是裴家家事,九姑娘贸然插手,恐会伤害两家情谊。”
两家情谊?
想到之前在登州发生的事,沈平宁险些就要笑出声。
裴信安在登州抢傅家生意、砍了傅平一只手、派暗翳杀她时,怎么就没顾念一下两家情谊呢?
她心中嘲讽,表面却不动声色,勾着唇角,反问道:“家事?莫非那些混混也是裴家的人?”
噗。
人群中传来一声没有憋住的笑。
那名随从脸色涨得通红,抬手便指向被沈平宁护在身后的少年:“是他!他偷了裴家的东西!”
一言出,周围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窃窃私语道:“这孩子不是从前东街上的偷儿吗?”
“这刚好了几天啊,怎么又出来偷东西了?”
“可怜夫子一直对他那么照顾……”
听到这些议论,少年一抿嘴,眼圈一红,刚要分辨,沈平宁便向侧一步,挡住那些人投向少年的目光。
“既然是丢了东西——三不,拿着我的玉牌,去报官。”沈平宁把手一抬。
楚三不暗自窃笑,应了一声,起身就要往官衙方向走。
裴家几人见状,脸色大变。
“此事哪里用得到惊动官老爷?”
“是啊,三少爷只说将东西追回,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九小姐将东西交给我们就行。”
看这几人的反应,沈平宁更加确信少年手中的东西不简单。
“你拿了裴家的什么?”她转头去问少年。
少年虽然偷了东西,却没有丝毫心虚。不知是否是沈平宁挺身而出的缘故,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挺起胸膛,字正腔圆地说:“不是裴家的,是私塾里的大家的。”
少年一边说,一边打开布包,里面包着的竟是一摞《乾应诗集》!
“这几天,裴家都在收这本诗集。但这诗集是私塾学生用来开蒙的教本,他们如果收了,学生们就没有书读。夫子不愿,那些人就指使混混砸了私塾!”
他越说越气:“夫子被气病,这些人就趁机将私塾里的所有诗集都抢走了。”
“大夫说,夫子生的是心病。只要我把诗集都拿回来,夫子的病就能好,大家又都能回到私塾上学!”
“我只是想要夫子好起来!!!”
少年几乎是用吼的说出最后一句,然后抱着那些书,弯着腰,大口喘气。
之前那些议论他的人闻言都低下头,不敢直视少年。
沈平宁静静听完少年的话,然后揉了揉他脏乱的发,脸上没有一丝嫌弃与厌恶。
听到这里,她哪里还不明白?只怕那赶在她之前买走所有诗集的,就是裴家的人。
原以为是孟无辛派人做的,现在看来,裴家与这些人的关联比她想的要深。
是了,得让三不去查一查这个孟无辛的底细。
但当务之急,是先将这几本诗集从裴家手中保下。
想到这里,她看向那几个裴家人:“既然只是几本书,何必闹得这么大?裴家如果想要诗集,只需拿一本母本,然后找个书坊誊印就是。”
“况且,私塾虽然冠了个‘私’字,但也是为琅国子民开蒙,况且谁又能知道,下次科举时,这家私塾里会不会出几个秀才?”
沈平宁嘲讽一笑:“莫欺少年穷啊。”
说完,她也不待对方反驳,便直接从袖中掏出一粒碎银子:“这粒碎银,若是去书坊,能印不下百本诗集。拿去,多印几本诗集,好和裴信安交差。”
唰的一声,碎银被她直接弹到为首的裴家人手中。
“我劝你们不要动什么歪心思。否则……”沈平宁将最后半句话吞下,眼神似有若无掠过那名到现在还起不来身的混混身上,带上少年,直接离开。
她本想将少年带去医官,谁知少年竟不肯去。
“小姐,我想直接去私塾。”他十分倔强,“他们都在等我。”
“他们?”沈平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少年口中的“他们”应该就是那些学生,于是答应道:“好,我们和你一起过去,到了私塾再好好处理一下伤口。”
少年欣喜万分,哎了一声,然后抱着书就往前跑,步伐轻快非常,完全忘了一刻前自己还要靠他人才能站起。
还没到私塾,就看到一群半大的孩子候在门前张望。其中一人最先看到少年,欢呼一声,其他孩子便都纷纷向这边跑来,看到少年受伤又都一顿,随即连忙将少年围在中间,一边七嘴八舌地问,一边小心扶着他往私塾走。
或许是听少年说了街上发生的事,一名半大孩子来到沈平宁三人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
“事情我们都听阿庆说了。几位不仅救了阿庆,还替我们要回了诗集,大恩无以为报,只能请几位赏个薄面,进来吃一杯茶罢。”
他明明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摇头晃脑,掉起书袋来格外可爱。沈平宁脸上的笑也不禁软了几分,欣然应下,虽他一起进了私塾。
也不知阿庆如何将街上的遭遇添油加醋说给那些孩子,一进私塾,沈平宁就被那群孩子围住,你一嘴,我一嘴,都在问她是如何放倒混混的。
沈平宁本就喜欢孩子,见那些孩子目光灼灼,便忍不下心拒绝,索性便一手一个抱在腿上,和讲故事般将街上发生的事又说了一遍。
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楚三不和崔令则在一旁看着这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没想到小姐说故事说得这般好。”崔令不由感叹。
楚三不点头附和道:“是啊,我还是第一次听东家说故事。”
崔令刚要接话,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
“从前小姑姑就很会讲故事。”
二人立时回头,只见沈末安不知何时出现在私塾里。
“云雀姑娘见你们许久未归,有些担心,于是便让我上岸来找。”似是知道他们要问什么,沈末安提前回答,“幸好方才你们在街上闹了一通,否则还要多花些功夫。”
于是楚三不便将上岸后发生的事都简单和沈末安说了一遍。
“裴家?没想到裴家还真愿蹚这一滩浑水。”沈末安习惯性搓了搓指尖,“但也因祸得福,找到诗集就好办了。”
他这边刚说完这句,那边,沈平宁便问这些孩子:“说起来,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借我一本《乾应诗集》?”
见孩子们目露犹豫,崔令接话道:“放心,我们不会拿走,就在这里用诗集查点东西。”
那名叫阿庆的少年点头:“小姐用我的那本吧。如果要抢,你们早就抢了,也没有必要花大心思救我。”
沈平宁面露感激。
阿庆从那摞诗集中找出自己那本,递给沈平宁,沈平宁接过后又转交给崔令:“去那边看吧。”
她指了指课堂一角。
崔令点头,楚三不也跟了过去。
就在这时——
“姐姐,姐姐,刚刚你说自己是傅家九小姐?”一个小孩拽了拽沈平宁的袖子。
“是啊,怎么啦?”沈平宁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只见那小孩伸手在袖子里掏了一会儿,然后掏出一个锦囊:“你们回来前,有一个大哥哥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