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已替换)
年岁岁长长的睫毛上挂满了泪珠,犹如出水芙蓉般清丽。那泪珠仿佛留恋那洁白的肌肤,迟迟不肯落下。她红了眼圈,说话都开始抽抽嗒嗒,似乎是因为过分生气所以无法控制好自己的语调和情绪,只能够一抽一抽的,断断续续的开口说话:“沈危,你为什么要这样欺负我。”她的眼睛里写满了凄惶无助,两个手悬空扑腾着,似乎在抓什么一样,最后什么也没有拿到,颓然无力的放下手,眼中写满了痛苦。眼泪最后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扑簌簌地落下,叫人看的心生不忍。
沈危看见了年岁岁在自己怀中颤抖瑟缩的模样内心升腾出来的凌虐欲顿时化为乌有,最后只剩下了无尽的叹息,他将自己的大手放在了她的头定,狠狠地揉搓,直到柔软有光泽的发丝变得有些乱糟糟,他内心的那股子邪火才算是彻底发泄了出来,最后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说出了这辈子都最难说出的那句话,“对不起,我错了。”他顿了一下,“我不欺负你了, 你别哭了。”
沈危心想,自己真的是完蛋了,真的败给她了,
难怪父皇每天都说,要自己断情绝爱,这所谓的男女之情当真是世间最为猛烈的毒药,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等都沈危平复之后已经是过了许久,年岁岁也不再哭了,四目相对,他看出她眼底的恐惧和难受,最后选择了后退两步,同年岁岁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他说话的时候很慢,似乎生怕自己焦急的语气会影响到对方一般,“你,我现在带你去一个地方,你要保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以出声音,以我的贴身小厮的身份跟着就行,否则的话顾宣的命你就别想要了。”
年岁岁点点头,答应了下来,穿着小厮的衣服上了马车,一叶浮舟,摇荡在湖上;一片白帆,飘忽在天际;一阵微风,吹过了千山。 湖面风平浪静,一只小船在湖上缓缓前进。暖阳下一男一女坐在长廊下的椅子上,看着湖面上游动的小船,相对无言,只是微笑。
沈修安捋了捋衣襟,对着漫天湖光山色,开口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那女子掩唇轻笑回应道:“一叶舟,两袖风,三两人。湖中泛舟,水面垂钓,四围景色,皆入怀。”
年岁岁站在不远处的草丛中,低眉顺眼,听着沈危同沈临二人的交谈,也从交谈之中得知这女子便是要和沈修安成亲的人,两人今天是初次见面。她皱着眉头,吟诗作对,看起来聊得这么投缘,也不像是第一次见面啊……她在心底默默腹诽,撅着嘴巴有些懊恼。亏自己还傻乎乎地等着对方,又是冒着生命风险帮着说话,又是被威胁的生命都有危险,这家伙倒好,美人早早的入怀了。是不是哪一天都会在自己的坟前蹦迪啊。她瞪着眼睛,心声都有些气鼓鼓的,低着头,看着地上的蚂蚁,恨不能扔到远处的小船上,让这两个人没法在自己面前扎眼。
船上的女子身着锦衣,头戴折扇,双目如电,容颜婀娜,举止潇洒,神态慑人,英姿飒爽。举手投足散发出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将军气场,叫人不敢直视,又是呼吸放轻,见人微笑更是犹如高山之上冰消雪融,艳光四射。宇文月说话轻轻柔柔,和在战场上的模样截然相反,叫人有些惊讶,“三王爷,没想到您还是和当初一样,年纪轻轻就有了这么多的见识。只可惜,怎么现在也沦落到同我一起了呢?”她说话见缝插针,滴水不漏。一来自贬身份,以供满足男人的自尊心,二来是试探对方为什么连同自己见面都要在沈临的干涉之下。
沈修安苦涩的低头笑了一下,连眼睛都没有抬起来,随后悻悻然的抓住自己的裤腿,想起之前自己为了能够快速的恢复正常,让双腿重新变回原来的样子,因为穴位俯冲,导致气血逆行,现在的脸色都还有些苍白,说话的力气也是强撑着,不曾合眼,眼底有些滚烫,遥遥地望向船的远处,沈危和沈临带着人乌泱泱的站着,给人极强的压迫感。他知道自己现在尚且不能暴露身份,于是开始打起了哑谜:“我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汉书·外戚传上》地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
”从前汉宣帝刘询在流落民间时,他娶了许平君为妻,二人相依为命,夫妻情深。后来,刘询被霍光推立为帝,许平君也被封为婕妤。当刘询想立许平君为后时,群臣迫于压力都支持霍光之女霍成君当皇后。于是,刘询便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让众爱卿帮其寻找曾经在民间陪伴自己的一柄剑。圣旨一下,朝臣们很快就揣测出刘询假借他对故剑念念不忘,来暗指自己不会抛弃糟糠之妻的圣意。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
”我在想,这样一个故事演变为成语故剑情深,比喻结发之妻不离不弃,夫妻情深。如果是普通朋友之间,又是否会有这样地深情厚谊呢?“沈修安拿出当初自己在野狼群中救下宇文月后她赠送给的玉佩,握在手中,冷玉升温,叫人爱不释手。他妄想对面人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什么。当初自己曾经拼命将人从危险的狼窝之中带回,偶然涉猎的时候碰到这人,最后还是险些被挖心这才将人救了回来,等在看到对方,便是朝着手心塞了一块玉佩,表示若有危难便可以凭借着信物来让她帮忙。沈修安心里开始打鼓。这样的情谊,对方若是不记得,那可如何是好。
宇文月自然是看出了对方的心中所想,同样回报一个典故:“《说苑·复恩》书里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表示这是他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然而他并没有责怪这群人,相反,关切地的询问吃骏马的肉不喝酒会伤害人的身体。”
”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提到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所谓知恩图报,便是这个道理。我愿意做这个帮助三王爷的人,只是不知该如何做。“
”还请明示吧。“
作者有话说:
修文中,明日替换此章
沈危看见了年岁岁在自己怀中颤抖瑟缩的模样内心升腾出来的凌虐欲顿时化为乌有,最后只剩下了无尽的叹息,他将自己的大手放在了她的头定,狠狠地揉搓,直到柔软有光泽的发丝变得有些乱糟糟,他内心的那股子邪火才算是彻底发泄了出来,最后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说出了这辈子都最难说出的那句话,“对不起,我错了。”他顿了一下,“我不欺负你了, 你别哭了。”
沈危心想,自己真的是完蛋了,真的败给她了,
难怪父皇每天都说,要自己断情绝爱,这所谓的男女之情当真是世间最为猛烈的毒药,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等都沈危平复之后已经是过了许久,年岁岁也不再哭了,四目相对,他看出她眼底的恐惧和难受,最后选择了后退两步,同年岁岁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他说话的时候很慢,似乎生怕自己焦急的语气会影响到对方一般,“你,我现在带你去一个地方,你要保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以出声音,以我的贴身小厮的身份跟着就行,否则的话顾宣的命你就别想要了。”
年岁岁点点头,答应了下来,穿着小厮的衣服上了马车,一叶浮舟,摇荡在湖上;一片白帆,飘忽在天际;一阵微风,吹过了千山。 湖面风平浪静,一只小船在湖上缓缓前进。暖阳下一男一女坐在长廊下的椅子上,看着湖面上游动的小船,相对无言,只是微笑。
沈修安捋了捋衣襟,对着漫天湖光山色,开口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那女子掩唇轻笑回应道:“一叶舟,两袖风,三两人。湖中泛舟,水面垂钓,四围景色,皆入怀。”
年岁岁站在不远处的草丛中,低眉顺眼,听着沈危同沈临二人的交谈,也从交谈之中得知这女子便是要和沈修安成亲的人,两人今天是初次见面。她皱着眉头,吟诗作对,看起来聊得这么投缘,也不像是第一次见面啊……她在心底默默腹诽,撅着嘴巴有些懊恼。亏自己还傻乎乎地等着对方,又是冒着生命风险帮着说话,又是被威胁的生命都有危险,这家伙倒好,美人早早的入怀了。是不是哪一天都会在自己的坟前蹦迪啊。她瞪着眼睛,心声都有些气鼓鼓的,低着头,看着地上的蚂蚁,恨不能扔到远处的小船上,让这两个人没法在自己面前扎眼。
船上的女子身着锦衣,头戴折扇,双目如电,容颜婀娜,举止潇洒,神态慑人,英姿飒爽。举手投足散发出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将军气场,叫人不敢直视,又是呼吸放轻,见人微笑更是犹如高山之上冰消雪融,艳光四射。宇文月说话轻轻柔柔,和在战场上的模样截然相反,叫人有些惊讶,“三王爷,没想到您还是和当初一样,年纪轻轻就有了这么多的见识。只可惜,怎么现在也沦落到同我一起了呢?”她说话见缝插针,滴水不漏。一来自贬身份,以供满足男人的自尊心,二来是试探对方为什么连同自己见面都要在沈临的干涉之下。
沈修安苦涩的低头笑了一下,连眼睛都没有抬起来,随后悻悻然的抓住自己的裤腿,想起之前自己为了能够快速的恢复正常,让双腿重新变回原来的样子,因为穴位俯冲,导致气血逆行,现在的脸色都还有些苍白,说话的力气也是强撑着,不曾合眼,眼底有些滚烫,遥遥地望向船的远处,沈危和沈临带着人乌泱泱的站着,给人极强的压迫感。他知道自己现在尚且不能暴露身份,于是开始打起了哑谜:“我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汉书·外戚传上》地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
”从前汉宣帝刘询在流落民间时,他娶了许平君为妻,二人相依为命,夫妻情深。后来,刘询被霍光推立为帝,许平君也被封为婕妤。当刘询想立许平君为后时,群臣迫于压力都支持霍光之女霍成君当皇后。于是,刘询便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让众爱卿帮其寻找曾经在民间陪伴自己的一柄剑。圣旨一下,朝臣们很快就揣测出刘询假借他对故剑念念不忘,来暗指自己不会抛弃糟糠之妻的圣意。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
”我在想,这样一个故事演变为成语故剑情深,比喻结发之妻不离不弃,夫妻情深。如果是普通朋友之间,又是否会有这样地深情厚谊呢?“沈修安拿出当初自己在野狼群中救下宇文月后她赠送给的玉佩,握在手中,冷玉升温,叫人爱不释手。他妄想对面人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什么。当初自己曾经拼命将人从危险的狼窝之中带回,偶然涉猎的时候碰到这人,最后还是险些被挖心这才将人救了回来,等在看到对方,便是朝着手心塞了一块玉佩,表示若有危难便可以凭借着信物来让她帮忙。沈修安心里开始打鼓。这样的情谊,对方若是不记得,那可如何是好。
宇文月自然是看出了对方的心中所想,同样回报一个典故:“《说苑·复恩》书里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表示这是他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然而他并没有责怪这群人,相反,关切地的询问吃骏马的肉不喝酒会伤害人的身体。”
”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提到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所谓知恩图报,便是这个道理。我愿意做这个帮助三王爷的人,只是不知该如何做。“
”还请明示吧。“
作者有话说:
修文中,明日替换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