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做事
陈元庆抬头一看,也在和同僚的眼神交汇中看到了不解,只有王升昉看上去没有太多惊讶。只不过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他不是首辅,不是次辅,也不是看似知情的王升昉,于是果断不发言,继续盯着圣旨,将那几十个字翻来覆去地看。
张仕率先出言:“皇上,这是?”
莫懿指着圣旨,道:“不都写在上面了吗?”
张仕面带疑惑,问道:“此事事关重大,为何如此突然?”
“是重大,亦是突然”,莫懿点点头,说:“于是便请诸位爱卿来参详,今日只议此事可不可行。”
张仕当即反对:“当然不可行!要把中阳王遣往北地,这是谁的建议?”
见张仕盯着自己,王升昉开口道:“鸿文兄看着我作甚,陛下不是说了今日是议这事可还是不可。既然鸿文兄觉得不可,述之于众便是。难不成是因为鸿文兄起了爱护之心,不忍中阳王奔赴千里。”
张仕曾给莫栩开过蒙,说是莫栩的半个老师也没错,此时王升昉一句话,便隐隐指向张仕和莫栩关系密切。
张仕向莫懿拱手道:“皇上明鉴,臣素日与中阳王并无往来。若臣有所私心,当是支持中阳王赴北才是。”
王升昉指着圣旨上的“故土沦丧”,正色道:“此言差矣,难不成去收复我大启故土,是什么私心不成?”
这打个故土名义的大棒张仕接不下,于是他又问道:“国库艰难,何必于此时擅起北事,朝廷又能拿出多少钱粮?”
王升昉自信笑道:“鸿文兄,圣旨并没有说要出钱粮,不过是给中阳王名分,能不能成,还得靠王爷的本事。”
张仕一愣,复又重读了一遍圣旨,才发现圣旨里的确没有说要给钱粮,就连兵马也是要中阳王自筹,于是他沉默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话说到这个份上,多少都知道各方要唱的是什么戏。
见场内一时无话,莫懿发问:“首辅如何看?”
宋廷面容枯槁,一脸白须,虽然年岁不到六十,看起来如耄耋之年一般老态龙钟。他入阁十年,比在场的其他人都长,平时行事却是讲究一个无功无过,滴水不漏。
此时被莫懿点了名,他缓缓说道:“收复河山乃重中之重,中阳王若能收复失地,当为我大启幸事。但如今北事并不紧切,朝廷也无力提供支持,臣以为此事在两可之间。”
说了一通等于没说,莫懿也知道宋廷的德性,问他也只是惯例罢了,于是也没纠缠,问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元庆不再摆烂,而是出言道:“皇上,臣反对。若如王相公所说,朝廷独遣中阳王入北,岂不是......徒劳无功,为何多此一举?”
礼部尚书梅雨轩此时也开了口:“非也。王爷若能成事,宗室出了能臣干将,乃陛下之福。若不能成事,只当王爷出门历练了一番,不失为行万里路的好事一桩。此事有功无过,何来多此一举之说。”
陈元庆内心道,哪来的无过,中阳王的性命不就是过,只怕是都想着把中阳王送到北方自生自灭去了。但他也不敢忤逆其他几位相公,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于是只能说道:“若是布闲棋,不如遣一位知兵的人入北,又何必让中阳王前去?”
梅雨轩苦笑一声摇摇头:“国难思良将,如今北方能主持一方的将帅都在并凉,难不成从南直隶派人不成?”
“兵部右侍郎张岩知兵,缘何不行?”
“张公年迈,何以跋涉千里?”
“五城兵马司统领赵亮如何?”
这回又轮到王升昉驳道:“赵亮小儿,管管那些纨绔兵还行,真要他去幽州,能有王爷服众?”
陈元庆知道几位相公是铁了心要促成此事,于是也只能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莫懿见没人在说话,说道:“那现在便票拟吧。来人。”
一位太监从太极殿外跑进来,给五位阁臣递上了签条。五位阁臣坐下,依次用笔在签条上批了字。
三票同意,两票弃权。如此,桌上的这张纸才作了数,成了代表了天子和朝廷意志的圣旨。
“那便明日送往阁部盖章。诸位爱卿若无事,就到这吧。”
莫懿说完这句话,阁臣们都拱手告退。
出了太极殿,张仕路过王升昉时,说了一句:“如曲,勿效昔日三杨故事。”
三杨是西晋的外戚,张仕这是说他依靠从女进后宫欲当权臣把控朝政。而且,三杨也是晋朝八王之乱的祸根之一。
王升昉立住身子,看着并肩离去的张仕和陈元庆二人,没有说什么,只是内心嗤笑:“中阳王一个空头的王爷,也敢言乱?”
到了宫门外,陈元庆挥手让下人自己回府,上了张仕的马车同乘。
马车里,陈元庆问道:“鸿文兄,今日你也为何同意这荒唐事,让中阳王去北地,岂不是置于险地?”
张仕没有回答,而是说道:“皇上要纳妃了,纳的王家女。”
“此事我知”,陈元庆不知道张仕为何说起这个:“今日又没说这个,纳便纳了,皇上无嗣,这也......”
说到这里,陈元庆倒吸一口冷气,不再言语。
皇帝无嗣!
而近年来,皇帝身体似乎越发不行,如果一直无嗣,那莫栩便是第一顺位的继承者。
但对他们来说,莫栩并不是皇帝的最好人选,这王爷对世家一直不亲近。近几年行事也越发神秘,全无他们眼中的“明君气象”。
皇帝纳了王家女,若是侥幸能生出个皇子,那便是太子,名正言顺。若是没有,宗室中选一个其他的便是。
前提是,把莫栩踢出京城,这盘局便是稳赢的局。
马车内一时无话,惟有颠簸中响起的轱辘声。
陈元庆沉默半晌,又问道:“皇上呢?与我等心意相通否?”
若说王升昉和张仕二人在此事上都有了默契,那皇帝费尽心思拟这道圣旨,也是为了放逐莫栩吗?
张仕也觉得越发看不透皇帝,叹道:“我也不知,君臣离心啊。”
对这几位来说,皇帝怎么想的不重要,但是皇帝用下一代皇储这个若有若无的甜枣,勾得几位重臣难以拒绝,这是阳谋。
-
太极殿里,莫懿对着圣旨枯坐了一会,才去了御书房批阅奏折。
他一夜没睡,随侍的老太监见到莫懿那浓重的黑眼圈,心疼道:“皇上,这事是做不完的,歇会吧。”
莫懿又咳嗽了几声,老太监连忙端起雪梨银耳汤送到嘴边。
他抿了一口,道:“无妨。事是做不完的,但总归要做。”
张仕率先出言:“皇上,这是?”
莫懿指着圣旨,道:“不都写在上面了吗?”
张仕面带疑惑,问道:“此事事关重大,为何如此突然?”
“是重大,亦是突然”,莫懿点点头,说:“于是便请诸位爱卿来参详,今日只议此事可不可行。”
张仕当即反对:“当然不可行!要把中阳王遣往北地,这是谁的建议?”
见张仕盯着自己,王升昉开口道:“鸿文兄看着我作甚,陛下不是说了今日是议这事可还是不可。既然鸿文兄觉得不可,述之于众便是。难不成是因为鸿文兄起了爱护之心,不忍中阳王奔赴千里。”
张仕曾给莫栩开过蒙,说是莫栩的半个老师也没错,此时王升昉一句话,便隐隐指向张仕和莫栩关系密切。
张仕向莫懿拱手道:“皇上明鉴,臣素日与中阳王并无往来。若臣有所私心,当是支持中阳王赴北才是。”
王升昉指着圣旨上的“故土沦丧”,正色道:“此言差矣,难不成去收复我大启故土,是什么私心不成?”
这打个故土名义的大棒张仕接不下,于是他又问道:“国库艰难,何必于此时擅起北事,朝廷又能拿出多少钱粮?”
王升昉自信笑道:“鸿文兄,圣旨并没有说要出钱粮,不过是给中阳王名分,能不能成,还得靠王爷的本事。”
张仕一愣,复又重读了一遍圣旨,才发现圣旨里的确没有说要给钱粮,就连兵马也是要中阳王自筹,于是他沉默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话说到这个份上,多少都知道各方要唱的是什么戏。
见场内一时无话,莫懿发问:“首辅如何看?”
宋廷面容枯槁,一脸白须,虽然年岁不到六十,看起来如耄耋之年一般老态龙钟。他入阁十年,比在场的其他人都长,平时行事却是讲究一个无功无过,滴水不漏。
此时被莫懿点了名,他缓缓说道:“收复河山乃重中之重,中阳王若能收复失地,当为我大启幸事。但如今北事并不紧切,朝廷也无力提供支持,臣以为此事在两可之间。”
说了一通等于没说,莫懿也知道宋廷的德性,问他也只是惯例罢了,于是也没纠缠,问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元庆不再摆烂,而是出言道:“皇上,臣反对。若如王相公所说,朝廷独遣中阳王入北,岂不是......徒劳无功,为何多此一举?”
礼部尚书梅雨轩此时也开了口:“非也。王爷若能成事,宗室出了能臣干将,乃陛下之福。若不能成事,只当王爷出门历练了一番,不失为行万里路的好事一桩。此事有功无过,何来多此一举之说。”
陈元庆内心道,哪来的无过,中阳王的性命不就是过,只怕是都想着把中阳王送到北方自生自灭去了。但他也不敢忤逆其他几位相公,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于是只能说道:“若是布闲棋,不如遣一位知兵的人入北,又何必让中阳王前去?”
梅雨轩苦笑一声摇摇头:“国难思良将,如今北方能主持一方的将帅都在并凉,难不成从南直隶派人不成?”
“兵部右侍郎张岩知兵,缘何不行?”
“张公年迈,何以跋涉千里?”
“五城兵马司统领赵亮如何?”
这回又轮到王升昉驳道:“赵亮小儿,管管那些纨绔兵还行,真要他去幽州,能有王爷服众?”
陈元庆知道几位相公是铁了心要促成此事,于是也只能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莫懿见没人在说话,说道:“那现在便票拟吧。来人。”
一位太监从太极殿外跑进来,给五位阁臣递上了签条。五位阁臣坐下,依次用笔在签条上批了字。
三票同意,两票弃权。如此,桌上的这张纸才作了数,成了代表了天子和朝廷意志的圣旨。
“那便明日送往阁部盖章。诸位爱卿若无事,就到这吧。”
莫懿说完这句话,阁臣们都拱手告退。
出了太极殿,张仕路过王升昉时,说了一句:“如曲,勿效昔日三杨故事。”
三杨是西晋的外戚,张仕这是说他依靠从女进后宫欲当权臣把控朝政。而且,三杨也是晋朝八王之乱的祸根之一。
王升昉立住身子,看着并肩离去的张仕和陈元庆二人,没有说什么,只是内心嗤笑:“中阳王一个空头的王爷,也敢言乱?”
到了宫门外,陈元庆挥手让下人自己回府,上了张仕的马车同乘。
马车里,陈元庆问道:“鸿文兄,今日你也为何同意这荒唐事,让中阳王去北地,岂不是置于险地?”
张仕没有回答,而是说道:“皇上要纳妃了,纳的王家女。”
“此事我知”,陈元庆不知道张仕为何说起这个:“今日又没说这个,纳便纳了,皇上无嗣,这也......”
说到这里,陈元庆倒吸一口冷气,不再言语。
皇帝无嗣!
而近年来,皇帝身体似乎越发不行,如果一直无嗣,那莫栩便是第一顺位的继承者。
但对他们来说,莫栩并不是皇帝的最好人选,这王爷对世家一直不亲近。近几年行事也越发神秘,全无他们眼中的“明君气象”。
皇帝纳了王家女,若是侥幸能生出个皇子,那便是太子,名正言顺。若是没有,宗室中选一个其他的便是。
前提是,把莫栩踢出京城,这盘局便是稳赢的局。
马车内一时无话,惟有颠簸中响起的轱辘声。
陈元庆沉默半晌,又问道:“皇上呢?与我等心意相通否?”
若说王升昉和张仕二人在此事上都有了默契,那皇帝费尽心思拟这道圣旨,也是为了放逐莫栩吗?
张仕也觉得越发看不透皇帝,叹道:“我也不知,君臣离心啊。”
对这几位来说,皇帝怎么想的不重要,但是皇帝用下一代皇储这个若有若无的甜枣,勾得几位重臣难以拒绝,这是阳谋。
-
太极殿里,莫懿对着圣旨枯坐了一会,才去了御书房批阅奏折。
他一夜没睡,随侍的老太监见到莫懿那浓重的黑眼圈,心疼道:“皇上,这事是做不完的,歇会吧。”
莫懿又咳嗽了几声,老太监连忙端起雪梨银耳汤送到嘴边。
他抿了一口,道:“无妨。事是做不完的,但总归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