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乱命
第二天,洪征府的告示就贴在了府城的大街小巷,而城里的各家也收到了由府衙发过来的正式公告。
各家昨晚就已经聚过一次,莫栩出的招让各家都乱了阵脚。有人主张屈服于朝廷;有人主张反抗,毕竟莫栩手里没兵不能奈何;还有人说再去看看离北的意思。总之并不愉快,但是在王天肖的威望之下,各家还是基本统一了战线,那就是不能坐以待毙,至少要所有行动,最后孰胜孰败还得斗上一斗才能知道。
今日洪征府最大的议论话题就是这官府新出的公告,所谓“摊丁入亩”的税法。
城中的一家茶楼,洪征府的世家年轻子弟来了大半,他们原本每两个月就要相聚一次谈谈歌词诗赋国家大事,也是为了各家联络感情,而这次的聚会在长辈授意之下,提前了三天。
此刻,有一位就痛心疾首地高呼:“此举是与民争利,这王爷欲毁我大启的根基。”
“没错!”又有一位接过了话,开始了高谈阔论:“吾虽浅陋,愿陈一言。税法国家之基本,断不可轻言改动。昔日永乾帝时,奸相沈臻希如何败坏的国事还历历在目。如今朝廷接管洪征府本就人心惶惶,又如此轻启改革,实不为明智之举。我等世代耕种,上协府衙,下安百姓,这中阳王却仿佛视我等为仇雠,加诸如此重税,是要我等破家不成。此乃杀鸡取卵的乱命,与昔日那董卓烧城、李闯拷饷何异?!如今世事维艰,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我等应齐心协力,断不可让这种人祸在洪征府发生!”
“王兄怎么看?”王亦浔旁边,一名世家子弟交头接耳问道。
坐着的不少人都看了过来,那方才滔滔不绝的人微微有点不爽,恼怒自己的风头一下子就被王亦浔抢了,不过他也老实地停止了说话。
哪怕年龄相仿,但王亦浔可是能跟他们父辈对话的人,说话分量极大。
王亦浔把手中的折扇轻点了一下桌子,笑道:“不敢,各位世兄说的有道理,只是我等知晓这些道理还不够,圣人云教之可以化民。还需要让更多人明白这利害才行。”
身边的人眼前一亮,说道:“王兄大才,正是此理!”
他们在这里聚会,说破天了也只是在自己家里说话,骂骂咧咧管什么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是这整个城里的人都反对这项“暴政”,那位小王爷又该如何应对。
至于这摊丁入亩是不是暴政,当然是,怎么会不是?文人以笔为刀,春秋笔法,只要得罪了文人,在历史上都留不下什么好名声。
刚才那位发表长篇大论的人眼睛一转,又开了口:“不如,我们去书院?”
王亦浔把折扇打开,故作从容地笑了一下:“正是此意。”
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洪征府城的栖凤书院。书院是每一个地方文脉所在,洪征府的文人士子大多都在栖凤书院读书。如果掌握了在士子中的话语权,那便掌握了整个洪征府的话语权。而古往今来,年轻的士子是最有冲劲,也是最容易被鼓动的。
今天不是学院的休沐日,有夫子带着开蒙的稚童读书,书院中响起朗朗的读书声。绕过这间屋舍,往里这间的声音则轻微了很多,这里是待着的都是即将弱冠的学子,里面还有一位老人在讲经。
栖凤书院的讲师诸谦是已故幽州大儒卢璇的弟子,当朝礼部尚书,当年的榜眼梅雨轩见了这位,还得喊一声师兄。只不过这位无心官场,就一直在故乡治学教书。
诸谦正在讲中庸里的一篇,正讲到兴头上,声音铿锵。王亦浔就在门外瞟了一眼,也没打扰,其他人也在院子里安静地等着。
诸谦注意到了门外来人,只是没有理会,直到把这篇文章讲完,他才吩咐让弟子们自己温习,然后走出学房,缓步来到王亦浔面前。
王亦浔恭敬地执弟子礼鞠了一躬,在这位面前他可不敢摆什么谱,就是他爷爷来了也得喊一声诸先生。
诸谦居高临下地看着王亦浔,又偏过头打量这院子里乌乌泱泱的一群世家子弟,那些世家子弟见状,也连忙如王亦浔一般鞠躬。
这架势一看就是事情不小,诸谦开口问道:“何事?”
“良乡先生”,王亦浔仍低着头说道:“中阳王欲在洪征府改税法,此法恐有横征暴敛之嫌,非为治国良策,正是我等学以致用,上书劝谏之时。我等欲在栖凤跟诸贤良讨论此事,不知先生可否行个方便?”
“中阳王?”诸谦沉吟道,他知道这个人。他虽然一心治学,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位新来的王爷兼幽北黜陟使他是知道的。诸谦对朝廷的感情很复杂,他觉得如今这天下藏污纳垢,因此不愿入朝为官,但要是说跟朝廷作对,他也是有几分抗拒。
“罢了,老夫不掺和此事,剩下半天由尔等活动,只是,我的这些学生不许胁迫,一切凭自愿行事。”诸谦最终还是同意了,只是给王亦浔警告了一句,王亦浔连忙称是。
诸谦领着王亦浔进了学房,什么也没说,拿起自己的那本《中庸》古卷,独自离开。
其实诸谦答应也是情理之中。实在是大启朝廷在这幽北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民心,一听到要改税法,那定然是朝廷缺钱了,要从底下收。那么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民手里来,世家也是民,百姓也是民,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觉得朝廷又要割一茬韭菜。
譬如南边一点的北直隶、青、兖、豫、中、并、凉等各州。从这流寇肆虐以来,朝廷就已经加摊了四次剿匪税,本来朝廷说好流寇退兵了就取缔,可至今还是收着。
商鞅立木为信,朝廷无信,百姓自然恐慌。
王亦浔带着各家的人进了学房,里面有他们家里的年轻人,也有寒门的子弟,也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但都是这洪征府年轻一代的读书苗子。此时,王亦浔在讲台上说道:“诸位贤弟,今日来访,实有要事相商,我口齿不佳,由卓然兄来与大家分说吧。卓然兄......”
王亦浔点了名,正是那方才在酒楼发表见解的那位。
陈卓然有点亢奋,稍微整理了一下仪表就来到台前,对着底下的年轻学子们开口:“诸位,民生国家之本,税法国家之基,今中阳王莫栩欲改革税法……”
“……如此,非百姓之福、非社稷之福,我等熟读圣贤书,岂能屈于权贵。”
陈卓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把这税法说的是天怒人怨,是绝户的暴政,仿佛一旦实施,这洪征府就会民不聊生。
陈卓然当然对具体的税法含糊其辞,只强调了莫栩在新的税法里要大幅度提高土地税,全然不提摊丁入亩的实质。台下的学子自然按捺不住,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下就有不少人拍案而起。
“这是乱政!”
“你们怕王爷,我不怕,这暴政我舍了命也要谏言!”
“就是,算我一个!”
这些士子已经全然被陈卓然的话语鼓动了起来。
洪征府是他们的故土,他们缴纳的钱粮是要送往京城朝廷,还是送往离北,对他们来说本质上都没区别,在意的人顶多扯一句国事沦丧,在骂上几句显得自己忧国忧民,就算揭过了。
可若是触及到了各自的利益,他们是一定坐不住的。
王亦浔适时地开了口:“好!既然列位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下午不妨随我去府衙一趟。”
“我去!”“我也去!”
学堂里纷纷响应。
只要把这些人都绑上战车,那事情就好办了。即使那莫栩真敢有什么动作,动了诸谦的弟子,那整个士林都会群起而攻之。
王亦浔一宿没睡的脑袋终于放松了些,吐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人心在我。”
作者有话说:
各家昨晚就已经聚过一次,莫栩出的招让各家都乱了阵脚。有人主张屈服于朝廷;有人主张反抗,毕竟莫栩手里没兵不能奈何;还有人说再去看看离北的意思。总之并不愉快,但是在王天肖的威望之下,各家还是基本统一了战线,那就是不能坐以待毙,至少要所有行动,最后孰胜孰败还得斗上一斗才能知道。
今日洪征府最大的议论话题就是这官府新出的公告,所谓“摊丁入亩”的税法。
城中的一家茶楼,洪征府的世家年轻子弟来了大半,他们原本每两个月就要相聚一次谈谈歌词诗赋国家大事,也是为了各家联络感情,而这次的聚会在长辈授意之下,提前了三天。
此刻,有一位就痛心疾首地高呼:“此举是与民争利,这王爷欲毁我大启的根基。”
“没错!”又有一位接过了话,开始了高谈阔论:“吾虽浅陋,愿陈一言。税法国家之基本,断不可轻言改动。昔日永乾帝时,奸相沈臻希如何败坏的国事还历历在目。如今朝廷接管洪征府本就人心惶惶,又如此轻启改革,实不为明智之举。我等世代耕种,上协府衙,下安百姓,这中阳王却仿佛视我等为仇雠,加诸如此重税,是要我等破家不成。此乃杀鸡取卵的乱命,与昔日那董卓烧城、李闯拷饷何异?!如今世事维艰,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我等应齐心协力,断不可让这种人祸在洪征府发生!”
“王兄怎么看?”王亦浔旁边,一名世家子弟交头接耳问道。
坐着的不少人都看了过来,那方才滔滔不绝的人微微有点不爽,恼怒自己的风头一下子就被王亦浔抢了,不过他也老实地停止了说话。
哪怕年龄相仿,但王亦浔可是能跟他们父辈对话的人,说话分量极大。
王亦浔把手中的折扇轻点了一下桌子,笑道:“不敢,各位世兄说的有道理,只是我等知晓这些道理还不够,圣人云教之可以化民。还需要让更多人明白这利害才行。”
身边的人眼前一亮,说道:“王兄大才,正是此理!”
他们在这里聚会,说破天了也只是在自己家里说话,骂骂咧咧管什么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是这整个城里的人都反对这项“暴政”,那位小王爷又该如何应对。
至于这摊丁入亩是不是暴政,当然是,怎么会不是?文人以笔为刀,春秋笔法,只要得罪了文人,在历史上都留不下什么好名声。
刚才那位发表长篇大论的人眼睛一转,又开了口:“不如,我们去书院?”
王亦浔把折扇打开,故作从容地笑了一下:“正是此意。”
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洪征府城的栖凤书院。书院是每一个地方文脉所在,洪征府的文人士子大多都在栖凤书院读书。如果掌握了在士子中的话语权,那便掌握了整个洪征府的话语权。而古往今来,年轻的士子是最有冲劲,也是最容易被鼓动的。
今天不是学院的休沐日,有夫子带着开蒙的稚童读书,书院中响起朗朗的读书声。绕过这间屋舍,往里这间的声音则轻微了很多,这里是待着的都是即将弱冠的学子,里面还有一位老人在讲经。
栖凤书院的讲师诸谦是已故幽州大儒卢璇的弟子,当朝礼部尚书,当年的榜眼梅雨轩见了这位,还得喊一声师兄。只不过这位无心官场,就一直在故乡治学教书。
诸谦正在讲中庸里的一篇,正讲到兴头上,声音铿锵。王亦浔就在门外瞟了一眼,也没打扰,其他人也在院子里安静地等着。
诸谦注意到了门外来人,只是没有理会,直到把这篇文章讲完,他才吩咐让弟子们自己温习,然后走出学房,缓步来到王亦浔面前。
王亦浔恭敬地执弟子礼鞠了一躬,在这位面前他可不敢摆什么谱,就是他爷爷来了也得喊一声诸先生。
诸谦居高临下地看着王亦浔,又偏过头打量这院子里乌乌泱泱的一群世家子弟,那些世家子弟见状,也连忙如王亦浔一般鞠躬。
这架势一看就是事情不小,诸谦开口问道:“何事?”
“良乡先生”,王亦浔仍低着头说道:“中阳王欲在洪征府改税法,此法恐有横征暴敛之嫌,非为治国良策,正是我等学以致用,上书劝谏之时。我等欲在栖凤跟诸贤良讨论此事,不知先生可否行个方便?”
“中阳王?”诸谦沉吟道,他知道这个人。他虽然一心治学,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位新来的王爷兼幽北黜陟使他是知道的。诸谦对朝廷的感情很复杂,他觉得如今这天下藏污纳垢,因此不愿入朝为官,但要是说跟朝廷作对,他也是有几分抗拒。
“罢了,老夫不掺和此事,剩下半天由尔等活动,只是,我的这些学生不许胁迫,一切凭自愿行事。”诸谦最终还是同意了,只是给王亦浔警告了一句,王亦浔连忙称是。
诸谦领着王亦浔进了学房,什么也没说,拿起自己的那本《中庸》古卷,独自离开。
其实诸谦答应也是情理之中。实在是大启朝廷在这幽北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民心,一听到要改税法,那定然是朝廷缺钱了,要从底下收。那么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民手里来,世家也是民,百姓也是民,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觉得朝廷又要割一茬韭菜。
譬如南边一点的北直隶、青、兖、豫、中、并、凉等各州。从这流寇肆虐以来,朝廷就已经加摊了四次剿匪税,本来朝廷说好流寇退兵了就取缔,可至今还是收着。
商鞅立木为信,朝廷无信,百姓自然恐慌。
王亦浔带着各家的人进了学房,里面有他们家里的年轻人,也有寒门的子弟,也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但都是这洪征府年轻一代的读书苗子。此时,王亦浔在讲台上说道:“诸位贤弟,今日来访,实有要事相商,我口齿不佳,由卓然兄来与大家分说吧。卓然兄......”
王亦浔点了名,正是那方才在酒楼发表见解的那位。
陈卓然有点亢奋,稍微整理了一下仪表就来到台前,对着底下的年轻学子们开口:“诸位,民生国家之本,税法国家之基,今中阳王莫栩欲改革税法……”
“……如此,非百姓之福、非社稷之福,我等熟读圣贤书,岂能屈于权贵。”
陈卓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把这税法说的是天怒人怨,是绝户的暴政,仿佛一旦实施,这洪征府就会民不聊生。
陈卓然当然对具体的税法含糊其辞,只强调了莫栩在新的税法里要大幅度提高土地税,全然不提摊丁入亩的实质。台下的学子自然按捺不住,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下就有不少人拍案而起。
“这是乱政!”
“你们怕王爷,我不怕,这暴政我舍了命也要谏言!”
“就是,算我一个!”
这些士子已经全然被陈卓然的话语鼓动了起来。
洪征府是他们的故土,他们缴纳的钱粮是要送往京城朝廷,还是送往离北,对他们来说本质上都没区别,在意的人顶多扯一句国事沦丧,在骂上几句显得自己忧国忧民,就算揭过了。
可若是触及到了各自的利益,他们是一定坐不住的。
王亦浔适时地开了口:“好!既然列位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下午不妨随我去府衙一趟。”
“我去!”“我也去!”
学堂里纷纷响应。
只要把这些人都绑上战车,那事情就好办了。即使那莫栩真敢有什么动作,动了诸谦的弟子,那整个士林都会群起而攻之。
王亦浔一宿没睡的脑袋终于放松了些,吐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人心在我。”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