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离去
旭日初升,晨曦带着暖意破开了阴霾。
客栈的厢房里,光线已经从窗户填满了整屋,莫栩吹散了烛火,不知不觉他已经跟许羿安熬了一宿。
他们把迁徙一事做了初步的规划。万余人的事情是个大工程,他们两个人也是力有不逮,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朝廷的支持。
莫栩昨晚又写了一封新的信。上一封信他详细描述了流民的情况和流寇的危机性,提醒他皇兄早做布置,这次又在这些之外陈述了他的计划,以及请求皇帝支持这个计划。
迁徙流民是一举两得之事,对事先商量好的出行以及安定社稷都是好事,而且也不用额外出钱粮,他皇兄没道理不答应。
只是,时间!
信传到皇帝手上需要时间,调配人手需要时间,还有迁徙路上亦是要费时费力。若真按照这个步骤而来,临北府的这点粮撑不住那么多时日的消耗。
于是,就不得不权宜行事。
许羿安一走,莫栩就去隔壁把林河也拉到这个房间商量。
“不是不走了吗?”林河草草穿好衣服,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
莫栩也不废话,当即一五一十把计划和盘托出,并且想借林河的七彩绫缎来拟一份圣旨。
迁徙流民这些,林河一时间听得一知半解。但当听到要圣旨,林河眼中的懒散顷刻间消散,带上了本该有的龙武卫千户的气质:“你要伪造中旨?还是七彩的,你想干嘛?”
绫缎为天子中旨,颜色越多就代表级别越高。用七彩绫缎所写的中旨,二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必须听令,几乎已经等同于内阁发出的正式圣旨。
“嗯”,莫栩解释道:“若是我给皇兄请旨,一来一回至少耽误半月以上,来不及。”
“你确定你皇兄一定会答应?”
林河自己是写了一张伪造钦差身份的中旨。可那无伤大雅,莫栩要的是能调动地方大员的中旨,这就不由得不令他多想。
哪怕皇帝本人信任莫栩,哪怕他本人也是莫栩好友,但说到底林河忠的是皇帝本人。
“他会。”莫栩笃定地回答。
莫栩明白林河的慎重,又不厌其烦地讲解:“我只是需要地方配合把流民迁往离北,我保证沿途不会做任何多余的事,你可以来帮我写这张中旨。这迁徙流民一事,也可以囊括在我去离北的规划之中,因此皇兄一定会允我先斩后奏。”
“笃笃”,林河手指在桌上轻敲了两下,思忖了良久,到底是同意了莫栩的做法。只是他要求,莫栩向皇帝请旨的时候也把伪造中旨这件事一并写上。
莫栩欣然同意。
-
林河一语成谶,在临北府又是耽搁了三天。等到莫栩和林河离开临北府的时候,已经快到二月下旬了。
这几日间临北府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临北府的几家世家大族得知了临北府在开仓放粮,竟串联到一起来府衙抗议,说“本地粮归本地人”,反对继续赈灾,让江知府尽早收手。
这些世家大族不可能是关心什么临北府的粮食,他们只是担心粮不够了会向他们征要,于是向府衙施压。
而江继奎出了面,安抚众士族,说粮是府库出的。士族们不依不饶,逼得那江继奎当场宣布,绝不会向他们要粮去赈灾,一切消耗只由府衙自负。
那江继奎当晚就把林河和莫栩请来府衙,当面述说了这件事。江继奎的意思是答应的四千八百石里本就是要仰仗世家豪强们才能实现,如今他们强烈反对,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尽力而为”了。
按照林河的说法,这出戏很拙劣。
赈灾刚一开始,这些世家大族就敢联名上书。而且若真是朝廷要赈灾,这些世家大族哪里敢来说三道四?还不是知道了这次赈灾是临北府“自发而为”。
消息从哪儿来的,很显然。
只是,从第二天起,“有大人物来临北府赈灾”这个消息在流民中传的越来越邪乎。有说是来了位好看的大官,有说是来了位江南的富商,还有说是大侠劫富济贫。
说什么都有,虽然都不知道哪传的,但还是让那些世家大族打探起来。他们中有的人找了许羿安,许羿安神秘叨叨地说了句“主动给比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给,要花的少”。
品出一些意味的临北府世家又找到江继奎,问朝廷是不是来了大官在临北府。江继奎不知道该回答是还是回答不是。
世家们又问,是不是朝廷要查税了。这下江继奎更不知道说什么好,那林河不就是要督查北路的粮税。
临北府的两位主官都是这个态度,得不到消息的世家们更是惴惴不安,心底里认定了那江继奎是在利用他们。
于是,世家们一改态度,纷纷表示要襄助难民,为国出力。
等到今天莫栩林河他们要走的时候,世家大族们都没打听出来是哪位大仙来了临北府。而许羿安那里收到募捐的粮食已经超过五千石,比预期的还多。
这套借朝廷的势恐吓住本地世家,又让江继奎百口莫辩的计策,也是许羿安的手笔。
有这么一位有能力的人坐镇在临北府,莫栩也能放心离开。
在这几日内,莫栩跟许羿安又把迁徙流民的各项事宜又进一步地规划了许多。
而林河也没闲着,在周边的北直隶境内寻到了一位可靠的龙武卫,把来时马车和莫栩的亲笔信都托付给同僚。
如此,临北府的事情才算是暂时尘埃落定。
-
在经历了一场不算小的风波之后,莫栩又继续了本该在七天前就已经出发的北行。
与七天前相比,莫栩的身边多了一位半大少年清卓,身后的城门处多了一位驻足送行的许羿安,城中万余流民里有不少人的命运因他的举动而改变。
而前方的离北,又会有等待相遇的故人吗?
三人骑着两马,莫栩骑术很一般,不会骑马的清卓只好跟林河同乘。
“哥,我们要去北边吗?”清卓的哥喊的越来越自然。
“嗯”,莫栩骑在马上,速度不快:“我们去离北。”
清卓也是只知道要走了,但是不知道往哪走,这几天莫栩和林河都很忙,没来得及跟清卓多交待事情。
他知道离北,听说那里很远、很冷。他倒是不怕这些,只是有点迷茫:“我们去离北干嘛?”
“杀虏,求生。”
那时候还在京城,林河问过同样的问题,莫栩给出了一模一样的回答。
听到杀字,清卓身体一僵。林河感觉到了怀里小孩的动作,调侃道:“怎么,怕了?”
清卓老老实实地点了头:“有点。”
他很聪明,他听得明白莫栩话里的意思。从莫栩做的事情来看,自己的这个哥哥不是一个好人或者好官这么简单,而是有着远大的抱负。
如果说他是想着先吃饱饭,那么他哥就是想要让更多人吃饱饭。
清卓在马上打量着一旁的莫栩,目光中全是崇拜和敬佩,自己的哥哥这幅好皮囊下是一颗意气风发的心。他想,如果杀了那些坏人,就能吃饱饭,甚至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也会拼尽全力帮忙的。
只不过,在清卓看来,外虏还是比较遥远的词,如果说要杀人的话,他认为先杀的应该是流寇才对。
清卓想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哥,流寇不用杀吗?”
“杀,都要杀”,莫栩望着前方,似乎看到了很远的未来:“先杀外虏,再管流寇。”
“好,哥我陪你。”清卓坚定地说道。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先后顺序有什么讲究,但是他哥说的一定有道理。
林河听着这两兄弟仿佛说话间就决定了千万人的生死,只觉得幼稚,“噗呲”一声轻笑了出来。
莫栩斜睨着自己这个好友:“你笑什么?”
“没”,林河拉长了声调,攥着马缰快走了两步:“不敢笑了,怕一会也把我杀了。”
莫栩笑骂道:“我治不了你,到时候找我哥修理你!”
林河刚想回过头回个嘴说“我才不怕”,就见一阵风从身边卷了过去。
莫栩已经一个箭步冲过了林河,在前方道路上驰骋。他迎着风大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看着前方的这一幕,林河突然有点明白,皇帝为何会陪着莫栩一起发疯,同意把这位小王爷放到离北。
白衣骏马,轻尘春色。
作者有话说:
客栈的厢房里,光线已经从窗户填满了整屋,莫栩吹散了烛火,不知不觉他已经跟许羿安熬了一宿。
他们把迁徙一事做了初步的规划。万余人的事情是个大工程,他们两个人也是力有不逮,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朝廷的支持。
莫栩昨晚又写了一封新的信。上一封信他详细描述了流民的情况和流寇的危机性,提醒他皇兄早做布置,这次又在这些之外陈述了他的计划,以及请求皇帝支持这个计划。
迁徙流民是一举两得之事,对事先商量好的出行以及安定社稷都是好事,而且也不用额外出钱粮,他皇兄没道理不答应。
只是,时间!
信传到皇帝手上需要时间,调配人手需要时间,还有迁徙路上亦是要费时费力。若真按照这个步骤而来,临北府的这点粮撑不住那么多时日的消耗。
于是,就不得不权宜行事。
许羿安一走,莫栩就去隔壁把林河也拉到这个房间商量。
“不是不走了吗?”林河草草穿好衣服,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
莫栩也不废话,当即一五一十把计划和盘托出,并且想借林河的七彩绫缎来拟一份圣旨。
迁徙流民这些,林河一时间听得一知半解。但当听到要圣旨,林河眼中的懒散顷刻间消散,带上了本该有的龙武卫千户的气质:“你要伪造中旨?还是七彩的,你想干嘛?”
绫缎为天子中旨,颜色越多就代表级别越高。用七彩绫缎所写的中旨,二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必须听令,几乎已经等同于内阁发出的正式圣旨。
“嗯”,莫栩解释道:“若是我给皇兄请旨,一来一回至少耽误半月以上,来不及。”
“你确定你皇兄一定会答应?”
林河自己是写了一张伪造钦差身份的中旨。可那无伤大雅,莫栩要的是能调动地方大员的中旨,这就不由得不令他多想。
哪怕皇帝本人信任莫栩,哪怕他本人也是莫栩好友,但说到底林河忠的是皇帝本人。
“他会。”莫栩笃定地回答。
莫栩明白林河的慎重,又不厌其烦地讲解:“我只是需要地方配合把流民迁往离北,我保证沿途不会做任何多余的事,你可以来帮我写这张中旨。这迁徙流民一事,也可以囊括在我去离北的规划之中,因此皇兄一定会允我先斩后奏。”
“笃笃”,林河手指在桌上轻敲了两下,思忖了良久,到底是同意了莫栩的做法。只是他要求,莫栩向皇帝请旨的时候也把伪造中旨这件事一并写上。
莫栩欣然同意。
-
林河一语成谶,在临北府又是耽搁了三天。等到莫栩和林河离开临北府的时候,已经快到二月下旬了。
这几日间临北府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临北府的几家世家大族得知了临北府在开仓放粮,竟串联到一起来府衙抗议,说“本地粮归本地人”,反对继续赈灾,让江知府尽早收手。
这些世家大族不可能是关心什么临北府的粮食,他们只是担心粮不够了会向他们征要,于是向府衙施压。
而江继奎出了面,安抚众士族,说粮是府库出的。士族们不依不饶,逼得那江继奎当场宣布,绝不会向他们要粮去赈灾,一切消耗只由府衙自负。
那江继奎当晚就把林河和莫栩请来府衙,当面述说了这件事。江继奎的意思是答应的四千八百石里本就是要仰仗世家豪强们才能实现,如今他们强烈反对,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尽力而为”了。
按照林河的说法,这出戏很拙劣。
赈灾刚一开始,这些世家大族就敢联名上书。而且若真是朝廷要赈灾,这些世家大族哪里敢来说三道四?还不是知道了这次赈灾是临北府“自发而为”。
消息从哪儿来的,很显然。
只是,从第二天起,“有大人物来临北府赈灾”这个消息在流民中传的越来越邪乎。有说是来了位好看的大官,有说是来了位江南的富商,还有说是大侠劫富济贫。
说什么都有,虽然都不知道哪传的,但还是让那些世家大族打探起来。他们中有的人找了许羿安,许羿安神秘叨叨地说了句“主动给比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给,要花的少”。
品出一些意味的临北府世家又找到江继奎,问朝廷是不是来了大官在临北府。江继奎不知道该回答是还是回答不是。
世家们又问,是不是朝廷要查税了。这下江继奎更不知道说什么好,那林河不就是要督查北路的粮税。
临北府的两位主官都是这个态度,得不到消息的世家们更是惴惴不安,心底里认定了那江继奎是在利用他们。
于是,世家们一改态度,纷纷表示要襄助难民,为国出力。
等到今天莫栩林河他们要走的时候,世家大族们都没打听出来是哪位大仙来了临北府。而许羿安那里收到募捐的粮食已经超过五千石,比预期的还多。
这套借朝廷的势恐吓住本地世家,又让江继奎百口莫辩的计策,也是许羿安的手笔。
有这么一位有能力的人坐镇在临北府,莫栩也能放心离开。
在这几日内,莫栩跟许羿安又把迁徙流民的各项事宜又进一步地规划了许多。
而林河也没闲着,在周边的北直隶境内寻到了一位可靠的龙武卫,把来时马车和莫栩的亲笔信都托付给同僚。
如此,临北府的事情才算是暂时尘埃落定。
-
在经历了一场不算小的风波之后,莫栩又继续了本该在七天前就已经出发的北行。
与七天前相比,莫栩的身边多了一位半大少年清卓,身后的城门处多了一位驻足送行的许羿安,城中万余流民里有不少人的命运因他的举动而改变。
而前方的离北,又会有等待相遇的故人吗?
三人骑着两马,莫栩骑术很一般,不会骑马的清卓只好跟林河同乘。
“哥,我们要去北边吗?”清卓的哥喊的越来越自然。
“嗯”,莫栩骑在马上,速度不快:“我们去离北。”
清卓也是只知道要走了,但是不知道往哪走,这几天莫栩和林河都很忙,没来得及跟清卓多交待事情。
他知道离北,听说那里很远、很冷。他倒是不怕这些,只是有点迷茫:“我们去离北干嘛?”
“杀虏,求生。”
那时候还在京城,林河问过同样的问题,莫栩给出了一模一样的回答。
听到杀字,清卓身体一僵。林河感觉到了怀里小孩的动作,调侃道:“怎么,怕了?”
清卓老老实实地点了头:“有点。”
他很聪明,他听得明白莫栩话里的意思。从莫栩做的事情来看,自己的这个哥哥不是一个好人或者好官这么简单,而是有着远大的抱负。
如果说他是想着先吃饱饭,那么他哥就是想要让更多人吃饱饭。
清卓在马上打量着一旁的莫栩,目光中全是崇拜和敬佩,自己的哥哥这幅好皮囊下是一颗意气风发的心。他想,如果杀了那些坏人,就能吃饱饭,甚至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也会拼尽全力帮忙的。
只不过,在清卓看来,外虏还是比较遥远的词,如果说要杀人的话,他认为先杀的应该是流寇才对。
清卓想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哥,流寇不用杀吗?”
“杀,都要杀”,莫栩望着前方,似乎看到了很远的未来:“先杀外虏,再管流寇。”
“好,哥我陪你。”清卓坚定地说道。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先后顺序有什么讲究,但是他哥说的一定有道理。
林河听着这两兄弟仿佛说话间就决定了千万人的生死,只觉得幼稚,“噗呲”一声轻笑了出来。
莫栩斜睨着自己这个好友:“你笑什么?”
“没”,林河拉长了声调,攥着马缰快走了两步:“不敢笑了,怕一会也把我杀了。”
莫栩笑骂道:“我治不了你,到时候找我哥修理你!”
林河刚想回过头回个嘴说“我才不怕”,就见一阵风从身边卷了过去。
莫栩已经一个箭步冲过了林河,在前方道路上驰骋。他迎着风大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看着前方的这一幕,林河突然有点明白,皇帝为何会陪着莫栩一起发疯,同意把这位小王爷放到离北。
白衣骏马,轻尘春色。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