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本心
“开仓放粮。”
江知府简直要被气笑了,这哪来这么一个不可理喻的公子哥,难不成是哪家不谙世事的小公子读了几天圣贤书就想来澄清玉宇匡扶天下。
“大放厥词,李捕头!”
“在!”
“这几位可能与流寇叛乱有关,押入牢房,待来日审问。”
“是!”
“诸位配合调查,莫要抵抗,否则罪加一等。”李捕头知道这几位里有高手,可是这是府衙,这些人的武器早就被下了,外面还有更多的官差。
娃娃脸似乎是想动手,肩膀被黑衣男子摁住了,轻轻地摇了摇头。
李捕头见状更加满意,心道:“还是年轻,想跟官府斗,不知天高地厚。”
就在此时,林河收到了莫栩的眼神示意,他早有所准备,直接掏出了一块令牌。
“龙武卫千户林河在此,谁敢动手!”
烫金的令牌扬在空中,正面是龙武卫三个大字,背面是龙虎相争的图案。
李捕头身影骤顿,不敢向前,怔愣地看着那块令牌。
龙武卫的牌子没见过,但是龙武卫的名号无人不知。作为皇帝的戍卫亲兵,上可监察百官,下可钦差各地,外可出镇藩国,内可拱卫京师,是当之无愧的皇帝亲信。
此令一出,就镇住了在场所有人。
“什么?这……这……”江继奎心神骇然,一瞬间乱了分寸,胡须都在微颤。
倒是那位儒雅的许通判保持了些许镇定,开口询问:“林都尉可否将令牌一观?”
“拿去,随便看。”林河毫不扭捏,将令牌拍在桌上。
许通判掂了掂手中的令牌,只草草看了眼便还了回来。
“确是龙武令。”
江继奎心神又被重了一锤,话都说不出来。自己这点破事要是被龙武卫上达天听,这官就做到头了。
见主官如此,许通判内心鄙夷,面上叹了一口气,问道:“既是林千户出使,请出示相应文书,以便我等配合工作。”
江继奎听完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对,对,文书。你可有中枢命令?”
龙武卫地位尊贵的同时,管制也极严,无诏不得出京,一旦私自出京即是重罪。
林河嗤笑一声,又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彩绫缎,念出上面的文字。
“加龙武卫千户林河为北路督察官,督察北直隶、幽、离北各州税、粮、饷事宜。”
五彩绫缎为天子中旨,加上龙武卫的令牌,可以说,在北方各路,名义上林河就是天子钦差,奉命巡视。谁敢动林河,就等于谋反。
江继奎短短时间内大喜大怒大惧,竟是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下属们面面相觑,而后急忙向前扶起瘫在椅子上的上官。
许通判无奈,只好继续主持大局,他先是向林河告罪:“江知府情急之下有所不妥,还望督察见谅。”
差点被抓这种小事,林河自然不计较,再怎么严肃处理也大不到哪去。自家小王爷关心的,是杀良冒功、掩过饰非,以及最重要的开仓放粮。
“嗯,此事我不追究。但……”
许通判听的明白,立马拱拱手道:“林督查,几位公子。知府太过劳累,事情可否稍缓?”
他继续说道。
“我向诸位保证不再追捕流民,已经抓的人暂归大牢扣押。而开仓放粮一事,还是等江知府醒来再议。”
林河挑了下眉,道:“不能开仓放粮?”
“非是不能,只是粮秣调度不在下官职责之内。”
见许通判甚至摆出了下官的姿态,莫栩也不为难:“行,那这件事就暂且搁置。不过,抓的人我们要亲自审。”
“这......”许通判看了眼林河,见林河点点头,答应道:“林督查审问便是,府衙一定配合。”
事情告一段落,四人都不想留在府衙,娃娃脸嚷嚷着要吃点东西,于是四人一拍即合。
许通判目送着林河离开,最后却是把目光放在了莫栩身上:“龙武卫、北路督查......”
-
莫栩出了府衙,心情复杂。
一场荒唐的分功就这么以一位知府的晕厥草草收场。
暴露龙武卫身份是之前两人便商量过的。龙武卫的身份尊贵且超然,只要收到皇帝手令就可在地方上行动自如,若是地方官员为难,他们势必要拿出身份来行事。
只是,莫栩也没想到林河从哪掏出一张皇帝中旨来,他此次出行分明是他的皇帝亲哥私下里答应的。
“林河,你那中旨哪来的?”
“你以为我伪造中旨?”林河附在莫栩耳边小声说道:“那可不是,你哥给了我好多空白的绫缎,三彩五彩都有,还有两张七彩的,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办事方便多了。”
“哦。”
“你就哦?”林河仿佛一拳打中了棉花,自觉没趣。他还想得意一番,看莫栩有点思虑重重,找娃娃脸二人攀谈去了。
莫栩自然不是不惊讶, 空白的中旨代表着皇帝对林河的绝对信任。但他也只是想确认自己出行的隐秘性而已。
他情绪很低,并不想搭话。
作为后世人,他清楚这段历史的残酷,外有异族,内有流寇,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沉沦。只是他身处京师,那巍峨的高墙最擅长的便是隔绝出一片温柔乡来。
三年前,成片的流民被隔绝在京师高墙之外,他见过一次已觉得是人间惨状。
这三年并不是没有打仗,只是送往京师的奏折邸报都在述说着太平,就连他也信了几分。
但是出了京城才发现,世道越发艰难。越往北走,流民越多,所谓太平年间的流民不输于三年前所见。
还没出北直隶,他就见到了城防松懈、律法废弛、官吏腐败,三十流寇就差点威胁了北直隶一座府城,而牧守一方的主官只想着捞取政治资本。
“礼崩乐坏。”莫栩想到这个词。
每逢乱世,都会有大儒声讨礼崩乐坏。他在现代社会对这个词的理解只停留在道德的滑坡,而如今在乱世,才更体会到这个词的残酷。
莫栩不是那种天真的理想主义,不会期待所有地方官员清廉、政治清明,那是只存在于书本的三代之治天下大同。
不信,却要有信仰。
当黔庶之民食不果腹,士族官僚信仰崩塌,这就是礼崩乐坏。
莫栩愈发感到世事的糜烂,他惶恐,也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继续躺在那温柔乡里再等等。
所有人都没意识到,大厦将倾,等不及了!
他们觉得流寇是疥藓之患,剿就是了,外虏是蛮族胡夷,打就是了。偌大王朝的食利阶层依然在声色犬马,全然没有察觉到那从上到下的衰败气象。
或者说,假装没看到。
他们不相信,也不敢信华夏的覆灭就在须臾之间。甚至,当年外虏打到幽州时,朝廷不乏迁都、衣冠南渡的声音。
是啊,哪怕京师真的沦陷,他们还有退路,退到南边,长江天堑依然能保护着他们的荣华富贵。江南烟雨是真正的人间天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该是他们眼中应有的景色。
历史上,流寇烧尽了繁华的京城,外虏的屠刀从北境血洗到江南,繁华就像泡沫一样易碎,无人能够幸免。
莫栩顿住身子,遥望城门的方向,外面隔着无家可归的流民,一如三年前京师的高墙一般。这里的墙不如京师高,却依然隔出了生死。
历史书上遥远的哭声已经摆在他面前,他想摇旗呐喊,将那哭声传达给所有人。
可呐喊没用,莫栩不是没有尝试过。就连他的皇兄也只是将信将疑,又有谁能相信一个稚嫩小王爷的“危言耸听”呢?
他或许天真、幼稚,不如那些官僚一样能圆滑地谋全局。比如亮出龙武卫的身份,只为了那一句冲动的“开仓放粮”。
龙武卫身份敏感,一旦被有心之人查到,那连带着他的身份都有暴露的危险。什么离北之行、布局落棋都会统统夭折。
但他想救人,救更多的人。这是同情和害怕共同造就出来的一腔热血,若是连这点本心都遵守不了,就算到了离北,自己又能坚持多久呢。
莫栩抓住了心底这份坚定。
作者有话说:
江知府简直要被气笑了,这哪来这么一个不可理喻的公子哥,难不成是哪家不谙世事的小公子读了几天圣贤书就想来澄清玉宇匡扶天下。
“大放厥词,李捕头!”
“在!”
“这几位可能与流寇叛乱有关,押入牢房,待来日审问。”
“是!”
“诸位配合调查,莫要抵抗,否则罪加一等。”李捕头知道这几位里有高手,可是这是府衙,这些人的武器早就被下了,外面还有更多的官差。
娃娃脸似乎是想动手,肩膀被黑衣男子摁住了,轻轻地摇了摇头。
李捕头见状更加满意,心道:“还是年轻,想跟官府斗,不知天高地厚。”
就在此时,林河收到了莫栩的眼神示意,他早有所准备,直接掏出了一块令牌。
“龙武卫千户林河在此,谁敢动手!”
烫金的令牌扬在空中,正面是龙武卫三个大字,背面是龙虎相争的图案。
李捕头身影骤顿,不敢向前,怔愣地看着那块令牌。
龙武卫的牌子没见过,但是龙武卫的名号无人不知。作为皇帝的戍卫亲兵,上可监察百官,下可钦差各地,外可出镇藩国,内可拱卫京师,是当之无愧的皇帝亲信。
此令一出,就镇住了在场所有人。
“什么?这……这……”江继奎心神骇然,一瞬间乱了分寸,胡须都在微颤。
倒是那位儒雅的许通判保持了些许镇定,开口询问:“林都尉可否将令牌一观?”
“拿去,随便看。”林河毫不扭捏,将令牌拍在桌上。
许通判掂了掂手中的令牌,只草草看了眼便还了回来。
“确是龙武令。”
江继奎心神又被重了一锤,话都说不出来。自己这点破事要是被龙武卫上达天听,这官就做到头了。
见主官如此,许通判内心鄙夷,面上叹了一口气,问道:“既是林千户出使,请出示相应文书,以便我等配合工作。”
江继奎听完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对,对,文书。你可有中枢命令?”
龙武卫地位尊贵的同时,管制也极严,无诏不得出京,一旦私自出京即是重罪。
林河嗤笑一声,又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彩绫缎,念出上面的文字。
“加龙武卫千户林河为北路督察官,督察北直隶、幽、离北各州税、粮、饷事宜。”
五彩绫缎为天子中旨,加上龙武卫的令牌,可以说,在北方各路,名义上林河就是天子钦差,奉命巡视。谁敢动林河,就等于谋反。
江继奎短短时间内大喜大怒大惧,竟是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下属们面面相觑,而后急忙向前扶起瘫在椅子上的上官。
许通判无奈,只好继续主持大局,他先是向林河告罪:“江知府情急之下有所不妥,还望督察见谅。”
差点被抓这种小事,林河自然不计较,再怎么严肃处理也大不到哪去。自家小王爷关心的,是杀良冒功、掩过饰非,以及最重要的开仓放粮。
“嗯,此事我不追究。但……”
许通判听的明白,立马拱拱手道:“林督查,几位公子。知府太过劳累,事情可否稍缓?”
他继续说道。
“我向诸位保证不再追捕流民,已经抓的人暂归大牢扣押。而开仓放粮一事,还是等江知府醒来再议。”
林河挑了下眉,道:“不能开仓放粮?”
“非是不能,只是粮秣调度不在下官职责之内。”
见许通判甚至摆出了下官的姿态,莫栩也不为难:“行,那这件事就暂且搁置。不过,抓的人我们要亲自审。”
“这......”许通判看了眼林河,见林河点点头,答应道:“林督查审问便是,府衙一定配合。”
事情告一段落,四人都不想留在府衙,娃娃脸嚷嚷着要吃点东西,于是四人一拍即合。
许通判目送着林河离开,最后却是把目光放在了莫栩身上:“龙武卫、北路督查......”
-
莫栩出了府衙,心情复杂。
一场荒唐的分功就这么以一位知府的晕厥草草收场。
暴露龙武卫身份是之前两人便商量过的。龙武卫的身份尊贵且超然,只要收到皇帝手令就可在地方上行动自如,若是地方官员为难,他们势必要拿出身份来行事。
只是,莫栩也没想到林河从哪掏出一张皇帝中旨来,他此次出行分明是他的皇帝亲哥私下里答应的。
“林河,你那中旨哪来的?”
“你以为我伪造中旨?”林河附在莫栩耳边小声说道:“那可不是,你哥给了我好多空白的绫缎,三彩五彩都有,还有两张七彩的,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办事方便多了。”
“哦。”
“你就哦?”林河仿佛一拳打中了棉花,自觉没趣。他还想得意一番,看莫栩有点思虑重重,找娃娃脸二人攀谈去了。
莫栩自然不是不惊讶, 空白的中旨代表着皇帝对林河的绝对信任。但他也只是想确认自己出行的隐秘性而已。
他情绪很低,并不想搭话。
作为后世人,他清楚这段历史的残酷,外有异族,内有流寇,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沉沦。只是他身处京师,那巍峨的高墙最擅长的便是隔绝出一片温柔乡来。
三年前,成片的流民被隔绝在京师高墙之外,他见过一次已觉得是人间惨状。
这三年并不是没有打仗,只是送往京师的奏折邸报都在述说着太平,就连他也信了几分。
但是出了京城才发现,世道越发艰难。越往北走,流民越多,所谓太平年间的流民不输于三年前所见。
还没出北直隶,他就见到了城防松懈、律法废弛、官吏腐败,三十流寇就差点威胁了北直隶一座府城,而牧守一方的主官只想着捞取政治资本。
“礼崩乐坏。”莫栩想到这个词。
每逢乱世,都会有大儒声讨礼崩乐坏。他在现代社会对这个词的理解只停留在道德的滑坡,而如今在乱世,才更体会到这个词的残酷。
莫栩不是那种天真的理想主义,不会期待所有地方官员清廉、政治清明,那是只存在于书本的三代之治天下大同。
不信,却要有信仰。
当黔庶之民食不果腹,士族官僚信仰崩塌,这就是礼崩乐坏。
莫栩愈发感到世事的糜烂,他惶恐,也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继续躺在那温柔乡里再等等。
所有人都没意识到,大厦将倾,等不及了!
他们觉得流寇是疥藓之患,剿就是了,外虏是蛮族胡夷,打就是了。偌大王朝的食利阶层依然在声色犬马,全然没有察觉到那从上到下的衰败气象。
或者说,假装没看到。
他们不相信,也不敢信华夏的覆灭就在须臾之间。甚至,当年外虏打到幽州时,朝廷不乏迁都、衣冠南渡的声音。
是啊,哪怕京师真的沦陷,他们还有退路,退到南边,长江天堑依然能保护着他们的荣华富贵。江南烟雨是真正的人间天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该是他们眼中应有的景色。
历史上,流寇烧尽了繁华的京城,外虏的屠刀从北境血洗到江南,繁华就像泡沫一样易碎,无人能够幸免。
莫栩顿住身子,遥望城门的方向,外面隔着无家可归的流民,一如三年前京师的高墙一般。这里的墙不如京师高,却依然隔出了生死。
历史书上遥远的哭声已经摆在他面前,他想摇旗呐喊,将那哭声传达给所有人。
可呐喊没用,莫栩不是没有尝试过。就连他的皇兄也只是将信将疑,又有谁能相信一个稚嫩小王爷的“危言耸听”呢?
他或许天真、幼稚,不如那些官僚一样能圆滑地谋全局。比如亮出龙武卫的身份,只为了那一句冲动的“开仓放粮”。
龙武卫身份敏感,一旦被有心之人查到,那连带着他的身份都有暴露的危险。什么离北之行、布局落棋都会统统夭折。
但他想救人,救更多的人。这是同情和害怕共同造就出来的一腔热血,若是连这点本心都遵守不了,就算到了离北,自己又能坚持多久呢。
莫栩抓住了心底这份坚定。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