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衣物
脸上尴尬的笑容继续挂着,解释的话语却一字都难言,我目光躲闪着他询问而来的眼神,瞧他一副红衣,高束着发,一脸招摇显摆的富家子弟模样,与平日里恍若两人。
可这人偏又生了副好皮囊,即使这银面罩遮住了他半张脸庞,可如此鲜艳的衣着,落在他身上,反而衬着他肤如凝脂,唇红齿白,飞扬的笑脸勾得路过的人心惶惶,摄人心魂。
林逸也注意到我依依不舍的目光,刻意低着头,将脸凑到我跟前,低声解释道:“今日我如此打扮,是形势所迫。”他话锋一转,伸手帮我将发髻上的簪子扶正后,又哪壶不开提哪壶道:“不过,你们几人出来实属危险,我今日有公务在身,无法陪你,带我会暗中派几位暗卫跟随。”
林逸说着此话时,眼神时不时瞟着隐蔽处,我顺着他眼神示意,似看到了几个身着黑衣的男子,躲在暗处,旁人难以发现。
“这几日扬州城恐有变故,今后还是莫要再出酒楼了。”责怪的话林逸未多言,他依依不舍情抚着我的脸颊后,终究还是作别。
一直在我身后的桦儿和小屏,见着我望向林逸也同样不舍的目光,不由得偷笑,“世子爷还是疼小姐的。”
我双手心安地落在隆起的腹部上,虽面无太多波澜,但嘴角不自知的笑意越发浓厚,闲散地踏入着扬州城的绫罗绸缎店。
之前在军营,虽做了几套冬装,但因为这水路前往洛阳,多是轻装简行,这许多衣物都落在了营中。
这扬州胭脂花粉,女子衣裳等物具都是天下闻名的,今日趁着有机会出了酒楼,就带足了银两,来这扬州城最有名的绫罗绸缎店。
刚踏进这绸缎店,这店小二便殷勤地向我们引荐着上好布料与成衣。
我望着这琳琅满目,颜色艳丽娇俏的衣裳,不由得头疼。往日里这衣裳都是知晓等人搭理,我虽有着主母的名分,可这关于搭理内务的实事,可是一件也不会。
小屏看我瞧花了眼,便也学着知晓几分能干模样,双手叉腰,将自己全部所知用于这挑选衣物上。
“今日你与桦儿都各挑一件吧,顺便给船上的妇人们都挑上一件,若是钱两不够,待会派人补上,再来将这衣物拿上便是。”随着孕期的推进,自己这脑子的浆糊越发浓稠,每当自己遇上这难以抉择之事,两额的青筋一直挑个不停,自己单手扶着额,叮嘱着小屏与桦儿。
这店小二看出了我的难堪,有眼力见地送上一杯热茶,贴心地引导我在一侧坐下,“夫人,若是实在拿不定主意,可拿着这样衣去雅间试穿一样。”这店小二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身着店里最新样式的衣物,抹着浓妆,眼前画着当今最流行的花钿,屈着身子,将杯盏中和的茶水倒满,“不过,夫人生得这般好看,这什么衣物上身都会好看。”
我还未动琳琅满目的衣物中缓过神来,桦儿便趴在一旁,垫起脚尖,在我耳畔轻声道:“师傅,我觉得那件鹅黄的袄裙,还有那身晴蓝的衣裳,你可以试试。”
正话音入耳时,我还未回忆起桦儿所言究竟是哪两件,这小二便拍拍手,将适合的几件衣裳摆在我跟前,“夫人,若是有喜欢的,直接去雅间试穿。”
这摆弄在自己眼前的衣物,似一朵朵盛开的,招蜂引蝶的花儿般,引得这周遭许多贵女们围观指点。而这些衣物中,自有桦儿心仪的。
小孩子能懂什么收敛锋芒,忙着上前指出那几件她喜爱的送到我跟前。
“师傅,这几件可好?徒儿瞧这几件应是最适配夫人的。”她洋溢着喜悦笑意的背后,似一群贵女们陌生又质疑的神色。
这途径扬州本是冒名而行,我自不愿引起如此多的关注,便低着头,灰溜溜地牵着桦儿的手,逃去了雅间。
接待我的小二,见我如此主动,娇俏小脸上笑成了花,抱着一叠衣物,迈着小碎步,跟在我身后。
这踏入雅间,才知这绸缎坊原来暗藏玄机。外围的陈列柜已是琳琅满目,这里屋的雅间,摆设装置更是一等一的风雅有格调。
不大的房间,每一处都是别出心裁的设计,其用料不惜千里,从四海而来。
“夫人,可去这屏风后更换衣物。”这小二贴心地指示着一处双面绣着鸳鸯戏水的屏风图,小屏接过衣物,随着我一同入内。
这近到屏风,才看清着屏风用的都是金线,虽是双面绣,却无半点马虎,各处细节都栩栩如生,恍如置身其中。
此等工艺,我只在皇宫中妃嫔宫中见过…
而这扬州城,一座小小的商铺中,竟有如此难得精贵的屏风,看来,此家店,背后的店主身份不菲…
“小姐。”不知不觉中,小屏已帮我褪下外衣,她瞧我无动于衷的模样,不知所措道,“您不将手臂张开,这衣物我为您穿不上。”
我尴尬地发现小屏已伫立在原地,干巴巴地拿着衣物许久,自己恍然大悟后,连忙张开手臂,任由她为我系带整理。
这铺子里的雅间都是相邻的,似还能隐约听到隔壁雅间的窸窣动静。
此时桦儿与小二皆离这双面屏风十步开外的距离,而在这屏风后的我们,一声不吭,这丝绸摩擦皮肤的窸窣响声仿佛都清晰可闻,而这隔壁的声响在这寂静中,格外惹眼。
“父皇似不喜那件衣裳,不过逸哥哥夸过我穿这桃红好看。”熟悉的声音似穿过层层记忆,如闪电般击中自己,我惊讶地张开嘴,欲从层层记忆掏出这声音的主人。
是长乐公主,难不成他也随着陛下,一同来了扬州?
“不过这逸哥哥,如今也不会出现在此地了…”那娇嗔不知愁滋味的少女音,恍若如在长安工种般,原来这外头的天翻地覆,风云万变,这高墙下的人,竟不知半分。
我淡淡瞥向那一墙之隔的隔壁,无声地换好了衣裳,轻声走到屏风后,颇有种将长安种种急于抛于脑后的决心。
作者有话说:
可这人偏又生了副好皮囊,即使这银面罩遮住了他半张脸庞,可如此鲜艳的衣着,落在他身上,反而衬着他肤如凝脂,唇红齿白,飞扬的笑脸勾得路过的人心惶惶,摄人心魂。
林逸也注意到我依依不舍的目光,刻意低着头,将脸凑到我跟前,低声解释道:“今日我如此打扮,是形势所迫。”他话锋一转,伸手帮我将发髻上的簪子扶正后,又哪壶不开提哪壶道:“不过,你们几人出来实属危险,我今日有公务在身,无法陪你,带我会暗中派几位暗卫跟随。”
林逸说着此话时,眼神时不时瞟着隐蔽处,我顺着他眼神示意,似看到了几个身着黑衣的男子,躲在暗处,旁人难以发现。
“这几日扬州城恐有变故,今后还是莫要再出酒楼了。”责怪的话林逸未多言,他依依不舍情抚着我的脸颊后,终究还是作别。
一直在我身后的桦儿和小屏,见着我望向林逸也同样不舍的目光,不由得偷笑,“世子爷还是疼小姐的。”
我双手心安地落在隆起的腹部上,虽面无太多波澜,但嘴角不自知的笑意越发浓厚,闲散地踏入着扬州城的绫罗绸缎店。
之前在军营,虽做了几套冬装,但因为这水路前往洛阳,多是轻装简行,这许多衣物都落在了营中。
这扬州胭脂花粉,女子衣裳等物具都是天下闻名的,今日趁着有机会出了酒楼,就带足了银两,来这扬州城最有名的绫罗绸缎店。
刚踏进这绸缎店,这店小二便殷勤地向我们引荐着上好布料与成衣。
我望着这琳琅满目,颜色艳丽娇俏的衣裳,不由得头疼。往日里这衣裳都是知晓等人搭理,我虽有着主母的名分,可这关于搭理内务的实事,可是一件也不会。
小屏看我瞧花了眼,便也学着知晓几分能干模样,双手叉腰,将自己全部所知用于这挑选衣物上。
“今日你与桦儿都各挑一件吧,顺便给船上的妇人们都挑上一件,若是钱两不够,待会派人补上,再来将这衣物拿上便是。”随着孕期的推进,自己这脑子的浆糊越发浓稠,每当自己遇上这难以抉择之事,两额的青筋一直挑个不停,自己单手扶着额,叮嘱着小屏与桦儿。
这店小二看出了我的难堪,有眼力见地送上一杯热茶,贴心地引导我在一侧坐下,“夫人,若是实在拿不定主意,可拿着这样衣去雅间试穿一样。”这店小二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身着店里最新样式的衣物,抹着浓妆,眼前画着当今最流行的花钿,屈着身子,将杯盏中和的茶水倒满,“不过,夫人生得这般好看,这什么衣物上身都会好看。”
我还未动琳琅满目的衣物中缓过神来,桦儿便趴在一旁,垫起脚尖,在我耳畔轻声道:“师傅,我觉得那件鹅黄的袄裙,还有那身晴蓝的衣裳,你可以试试。”
正话音入耳时,我还未回忆起桦儿所言究竟是哪两件,这小二便拍拍手,将适合的几件衣裳摆在我跟前,“夫人,若是有喜欢的,直接去雅间试穿。”
这摆弄在自己眼前的衣物,似一朵朵盛开的,招蜂引蝶的花儿般,引得这周遭许多贵女们围观指点。而这些衣物中,自有桦儿心仪的。
小孩子能懂什么收敛锋芒,忙着上前指出那几件她喜爱的送到我跟前。
“师傅,这几件可好?徒儿瞧这几件应是最适配夫人的。”她洋溢着喜悦笑意的背后,似一群贵女们陌生又质疑的神色。
这途径扬州本是冒名而行,我自不愿引起如此多的关注,便低着头,灰溜溜地牵着桦儿的手,逃去了雅间。
接待我的小二,见我如此主动,娇俏小脸上笑成了花,抱着一叠衣物,迈着小碎步,跟在我身后。
这踏入雅间,才知这绸缎坊原来暗藏玄机。外围的陈列柜已是琳琅满目,这里屋的雅间,摆设装置更是一等一的风雅有格调。
不大的房间,每一处都是别出心裁的设计,其用料不惜千里,从四海而来。
“夫人,可去这屏风后更换衣物。”这小二贴心地指示着一处双面绣着鸳鸯戏水的屏风图,小屏接过衣物,随着我一同入内。
这近到屏风,才看清着屏风用的都是金线,虽是双面绣,却无半点马虎,各处细节都栩栩如生,恍如置身其中。
此等工艺,我只在皇宫中妃嫔宫中见过…
而这扬州城,一座小小的商铺中,竟有如此难得精贵的屏风,看来,此家店,背后的店主身份不菲…
“小姐。”不知不觉中,小屏已帮我褪下外衣,她瞧我无动于衷的模样,不知所措道,“您不将手臂张开,这衣物我为您穿不上。”
我尴尬地发现小屏已伫立在原地,干巴巴地拿着衣物许久,自己恍然大悟后,连忙张开手臂,任由她为我系带整理。
这铺子里的雅间都是相邻的,似还能隐约听到隔壁雅间的窸窣动静。
此时桦儿与小二皆离这双面屏风十步开外的距离,而在这屏风后的我们,一声不吭,这丝绸摩擦皮肤的窸窣响声仿佛都清晰可闻,而这隔壁的声响在这寂静中,格外惹眼。
“父皇似不喜那件衣裳,不过逸哥哥夸过我穿这桃红好看。”熟悉的声音似穿过层层记忆,如闪电般击中自己,我惊讶地张开嘴,欲从层层记忆掏出这声音的主人。
是长乐公主,难不成他也随着陛下,一同来了扬州?
“不过这逸哥哥,如今也不会出现在此地了…”那娇嗔不知愁滋味的少女音,恍若如在长安工种般,原来这外头的天翻地覆,风云万变,这高墙下的人,竟不知半分。
我淡淡瞥向那一墙之隔的隔壁,无声地换好了衣裳,轻声走到屏风后,颇有种将长安种种急于抛于脑后的决心。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