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廷也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力和财力去培养织造技术,就任由何家继续经营丝绸、布料,赚取巨额利润。
何家虽然比不过其他商贾豪强,却也是个庞然大物。
杨廷昭记忆力超群,他立马记起来了。
他笑了笑,请何茂森入座。
然后又吩咐人上茶。
杨庭昭道谢:“我初来京城,什么规矩都不懂,怠慢了兄台。”
何茂森忙道:“杨公子言重了。咱们以后就是邻居,还望您多多指点。”
他说着场面话。
杨廷昭就笑了笑。
他没有接茬。
何茂森尴尬了片刻,就岔开了话题。
两人聊了半晌,杨廷昭就提到了京城的风景,以及新建的西安府衙。
京城的变化很大。
杨廷昭在京城生活了八年。可是他现在对京城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加想念家乡。
“……那时候,京城也没这般繁华。”杨廷昭道,“这几年,不仅仅是京城,连山东地区都发展得很快。我去过江苏,见过庐州,还去过扬州和浙省……”
说到这里,他顿住。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
“哦?”何茂森露出几分兴趣,“杨公子去了哪些地方?”
杨廷昭笑了笑。
他想起那些往事。
往昔岁月,历历在目。
他沉吟了下,没有避讳何茂森,就将那些往事都告诉了何茂森。
说完,他叹气:“时间流逝真快。”
何茂森哈哈笑了起来。
他也感叹:“是啊。时光易逝……咱们现在也是七老八十了吧?”
杨廷昭和何茂森相处,没有任何隔阂。
因为彼此都是熟悉的,甚至有过几面之缘,他们交谈得非常愉快。
何茂森很欣赏杨廷昭,说了许久的话,直到他的夫人派人催促,才作罢。
送走了何茂森,杨廷昭带着丫鬟,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刘子玉早已在屋檐下等他。
看到杨廷昭进门,他忙迎上去。
“怎样?”他急切问杨廷昭。
“挺好的。”杨廷昭道,“我答应了。”
刘子玉笑嘻嘻:“那咱们明天出门玩吧?”
杨廷昭失笑,刮了下他的鼻子:“你这孩子,越发贪玩了……”
“那不是贪玩,是热闹嘛。”刘子玉笑道。
杨廷昭就不敢苟同了。
“你这样贪玩,不怕被母亲罚跪祠堂吗?”他打趣刘子玉,“你还是听我的话,明日我陪你去看戏……”
刘子玉撇嘴,不屑于搭理他。
杨廷昭失笑。
翌日,他们俩出门逛街。
逛街的主要目的,就是找戏班子。
京城的戏班子,远不如江南那边多。尤其是扬州的,更是数不胜数。
京城的戏班子都是临时组队演出的。
他们想看戏,只能去租赁的戏园。
这天正巧是个阴雨连绵的天气。他们去买了一顶帷帽,遮挡了容颜。
京城人潮涌动。
他们找不到戏班,反而被挤散了。
“咱们分头找吧。”杨廷昭道。
“嗯。”刘子玉颔首。
两人分别去找。
结果,他们找遍了整个戏园,没有找到戏班。
戏园的掌柜说,他们早已搬走了。
杨廷昭和刘子玉失望极了。
他们又去了别的戏园,还是一无所获。
他们两个人的情绪都消沉起来。
杨廷昭知道纪怀若喜欢看《水浒传》,就拉着刘子玉去了西安府最大的戏园子。
他们在角楼上坐定。
这里是观众席,距离台子很近,能清楚瞧见戏台子。
戏园的幕布很宽阔。
幕布上是白墙黑瓦,红木桌椅、雕龙画凤。
他们俩坐定不久,台上就唱起了开篇的第一段。
杨廷昭仔细听。
台上唱了三个场面,就到了第四场戏。
“……杨大嫂死在河边,身上插满了箭矢。她死得惨烈.”
“杨大嫂是个英雄,她为了救丈夫杨志。”
“杨志是杀人犯。”
“杨志被抓了......”
台下的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喊冤枉。
还有人骂杨志。
台上的戏师傅也是满口官司,把杨志骂得体无完肤。
杨廷昭的手攥紧了拳头。
刘子玉轻声安慰他,说杨志不会死的。
杨廷昭深吸一口气,放松了神色。他握紧的拳头,渐渐舒缓了力量,慢慢垂落。
他们静默坐着,没有再说话。
杨志的确不是个杀人犯。
他的母亲是为了保护丈夫死掉的,并不怪罪丈夫杀人。杨志只是为妻报仇。
但是,他做了错误的选择,他杀人偿命。
杨家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杨家不可能帮他脱罪。
他必须要受到惩罚。
杨廷昭和刘子玉坐在二层包厢,靠窗而坐。从包厢能俯瞰整个戏园,可以清楚瞧见台上。
杨志被抓到了刑部大牢,他被判斩立决。
这件事传到了杨家。
“孽障!”杨父当即就晕倒了。
杨夫人悲痛欲绝。
杨大爷和杨三郎、杨四郎等兄弟,脸色都难看极了。
他们恨极了杨志。
杨志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是家里唯一的读书种子。
可惜,杨志性格懦弱、不善言辞。杨家人不喜欢他。他们觉得杨志太窝囊,配不上他们的儿女。
他的父母也对他不太亲热,总觉得他不像杨家子嗣,更像外人。
他们不肯教导杨志。
杨志只能跟着叔婶。
他是个孤儿,寄养在婶娘家。
杨家给婶娘添堵,婶娘不待见他,杨志就不爱去婶娘家了。他在婶娘家住过,婶娘家却嫌弃他碍眼,撵了他回杨家。
杨志是自学成材的。
他考中了秀才。可杨家不管他,他只能自食其力。
后来,他遇到了刘子玉,认识了刘子玉,他和刘子玉成了朋友。
两人互通信息,一路同行。
杨志和刘子玉的交情,源于刘子玉的哥哥刘子轩。
刘子轩是刘子玉的表哥。
他们俩虽然年龄差距较大,却比较投机。
刘子玉经常写诗词。
而刘子轩喜欢舞刀弄剑,他喜欢游历各地。
杨子轩去了东瀛。
他回京述职的时候,顺便带回了几支倭寇的军器,献给朝廷。
倭寇的军器很精良,引起了文官的争论。
皇帝让刘子轩入宫觐见。
刘子轩把军器呈给皇帝的时候,皇帝夸赞了他几句。
刘子轩是有功劳的,皇帝封了他个锦衣卫指挥使。
他从东瀛回来,又奉旨入阁拜相。
杨子轩入阁后,和他的恩师宋庠成了好友。
杨子轩和刘子玉,都是寒门子弟。
何家虽然比不过其他商贾豪强,却也是个庞然大物。
杨廷昭记忆力超群,他立马记起来了。
他笑了笑,请何茂森入座。
然后又吩咐人上茶。
杨庭昭道谢:“我初来京城,什么规矩都不懂,怠慢了兄台。”
何茂森忙道:“杨公子言重了。咱们以后就是邻居,还望您多多指点。”
他说着场面话。
杨廷昭就笑了笑。
他没有接茬。
何茂森尴尬了片刻,就岔开了话题。
两人聊了半晌,杨廷昭就提到了京城的风景,以及新建的西安府衙。
京城的变化很大。
杨廷昭在京城生活了八年。可是他现在对京城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加想念家乡。
“……那时候,京城也没这般繁华。”杨廷昭道,“这几年,不仅仅是京城,连山东地区都发展得很快。我去过江苏,见过庐州,还去过扬州和浙省……”
说到这里,他顿住。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
“哦?”何茂森露出几分兴趣,“杨公子去了哪些地方?”
杨廷昭笑了笑。
他想起那些往事。
往昔岁月,历历在目。
他沉吟了下,没有避讳何茂森,就将那些往事都告诉了何茂森。
说完,他叹气:“时间流逝真快。”
何茂森哈哈笑了起来。
他也感叹:“是啊。时光易逝……咱们现在也是七老八十了吧?”
杨廷昭和何茂森相处,没有任何隔阂。
因为彼此都是熟悉的,甚至有过几面之缘,他们交谈得非常愉快。
何茂森很欣赏杨廷昭,说了许久的话,直到他的夫人派人催促,才作罢。
送走了何茂森,杨廷昭带着丫鬟,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刘子玉早已在屋檐下等他。
看到杨廷昭进门,他忙迎上去。
“怎样?”他急切问杨廷昭。
“挺好的。”杨廷昭道,“我答应了。”
刘子玉笑嘻嘻:“那咱们明天出门玩吧?”
杨廷昭失笑,刮了下他的鼻子:“你这孩子,越发贪玩了……”
“那不是贪玩,是热闹嘛。”刘子玉笑道。
杨廷昭就不敢苟同了。
“你这样贪玩,不怕被母亲罚跪祠堂吗?”他打趣刘子玉,“你还是听我的话,明日我陪你去看戏……”
刘子玉撇嘴,不屑于搭理他。
杨廷昭失笑。
翌日,他们俩出门逛街。
逛街的主要目的,就是找戏班子。
京城的戏班子,远不如江南那边多。尤其是扬州的,更是数不胜数。
京城的戏班子都是临时组队演出的。
他们想看戏,只能去租赁的戏园。
这天正巧是个阴雨连绵的天气。他们去买了一顶帷帽,遮挡了容颜。
京城人潮涌动。
他们找不到戏班,反而被挤散了。
“咱们分头找吧。”杨廷昭道。
“嗯。”刘子玉颔首。
两人分别去找。
结果,他们找遍了整个戏园,没有找到戏班。
戏园的掌柜说,他们早已搬走了。
杨廷昭和刘子玉失望极了。
他们又去了别的戏园,还是一无所获。
他们两个人的情绪都消沉起来。
杨廷昭知道纪怀若喜欢看《水浒传》,就拉着刘子玉去了西安府最大的戏园子。
他们在角楼上坐定。
这里是观众席,距离台子很近,能清楚瞧见戏台子。
戏园的幕布很宽阔。
幕布上是白墙黑瓦,红木桌椅、雕龙画凤。
他们俩坐定不久,台上就唱起了开篇的第一段。
杨廷昭仔细听。
台上唱了三个场面,就到了第四场戏。
“……杨大嫂死在河边,身上插满了箭矢。她死得惨烈.”
“杨大嫂是个英雄,她为了救丈夫杨志。”
“杨志是杀人犯。”
“杨志被抓了......”
台下的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喊冤枉。
还有人骂杨志。
台上的戏师傅也是满口官司,把杨志骂得体无完肤。
杨廷昭的手攥紧了拳头。
刘子玉轻声安慰他,说杨志不会死的。
杨廷昭深吸一口气,放松了神色。他握紧的拳头,渐渐舒缓了力量,慢慢垂落。
他们静默坐着,没有再说话。
杨志的确不是个杀人犯。
他的母亲是为了保护丈夫死掉的,并不怪罪丈夫杀人。杨志只是为妻报仇。
但是,他做了错误的选择,他杀人偿命。
杨家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杨家不可能帮他脱罪。
他必须要受到惩罚。
杨廷昭和刘子玉坐在二层包厢,靠窗而坐。从包厢能俯瞰整个戏园,可以清楚瞧见台上。
杨志被抓到了刑部大牢,他被判斩立决。
这件事传到了杨家。
“孽障!”杨父当即就晕倒了。
杨夫人悲痛欲绝。
杨大爷和杨三郎、杨四郎等兄弟,脸色都难看极了。
他们恨极了杨志。
杨志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是家里唯一的读书种子。
可惜,杨志性格懦弱、不善言辞。杨家人不喜欢他。他们觉得杨志太窝囊,配不上他们的儿女。
他的父母也对他不太亲热,总觉得他不像杨家子嗣,更像外人。
他们不肯教导杨志。
杨志只能跟着叔婶。
他是个孤儿,寄养在婶娘家。
杨家给婶娘添堵,婶娘不待见他,杨志就不爱去婶娘家了。他在婶娘家住过,婶娘家却嫌弃他碍眼,撵了他回杨家。
杨志是自学成材的。
他考中了秀才。可杨家不管他,他只能自食其力。
后来,他遇到了刘子玉,认识了刘子玉,他和刘子玉成了朋友。
两人互通信息,一路同行。
杨志和刘子玉的交情,源于刘子玉的哥哥刘子轩。
刘子轩是刘子玉的表哥。
他们俩虽然年龄差距较大,却比较投机。
刘子玉经常写诗词。
而刘子轩喜欢舞刀弄剑,他喜欢游历各地。
杨子轩去了东瀛。
他回京述职的时候,顺便带回了几支倭寇的军器,献给朝廷。
倭寇的军器很精良,引起了文官的争论。
皇帝让刘子轩入宫觐见。
刘子轩把军器呈给皇帝的时候,皇帝夸赞了他几句。
刘子轩是有功劳的,皇帝封了他个锦衣卫指挥使。
他从东瀛回来,又奉旨入阁拜相。
杨子轩入阁后,和他的恩师宋庠成了好友。
杨子轩和刘子玉,都是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