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慧远禅师就住在旁边的厢房。”杨廷昭解释。
他指着左边的厢房,那是个单独的院落。
杨廷昭道:“你先在厢房休息。我去找老和尚谈点事。”
纪怀若点头。
“那您早点回来,我有点饿了。”纪怀若笑着道。
“好。”
杨廷昭转身去了右边的厢房。
纪怀若则推门进了厢房,将门掩好,坐到桌前。
屋子里很安静,只余下风吹过纱幔、窗户纸被拂动的簌簌声。
纪怀若坐立难安。
不知坐了多久,她听到外头有脚步声。
纪怀若站了起来。
她悄悄打量厢房的门,发现木板已经烂了。
这种门很结实,一般是用来防盗门或者牢固的栅栏之类。
纪怀若的房间门被腐朽得太厉害,显示出了主人家的粗陋。
纪怀若有些担忧。
外面响起敲门声。
纪怀若拉开了门栓。
“施主,贫僧慧远,有事请教你。”一位身材瘦削的和尚,穿着朴素,却很干净,面容慈悲。
他双手合十。
纪怀若道了声谢。
两人去了院子里。
纪怀若问他:“慧远禅师,您请我出来,所谓何事呢?”
“贫僧观你命数,今年乃是灾星临世之相。你近日有血光之灾。”老和尚道。
纪怀若错愕。
她的命数,跟这个老和尚有什么关系?
“你可信?”老和尚问。
他的表情很诚恳,不是胡乱揣测的。
他的话,令纪怀若心中一凛。
她道:“您怎知我有血光之灾?您可曾看出什么端倪?”
老和尚摇摇头,叹了口气。
纪怀若心跳加快。
她感觉这个老和尚有点奇怪。
他虽然不是神仙,但他能掐指预料吉凶。
纪怀若记忆里,有一位大师,也能看出这个。
这是什么术法吗?
“你命格贵胄,福泽绵长。”老和尚又道,“可是,你的运势偏弱。”
纪怀若更加诧异。
“您怎么知晓?”她问。
“你的运势很旺盛。”老和尚道,“贫僧不懂望气之术,却能看出来。”
纪怀若笑了笑。
她道:“既然您能看出我有血光之灾,可有破劫之法?”
“没有。”老和尚道,“你命数贵胄,却是虚无飘渺之象。破劫,需要机缘。”
纪怀若哦了声,不置可否。
老和尚似乎也察觉失言。
他忙道:“施主,贫僧告辞了。”
然后,老和尚转身就走。
走路的姿态,竟有点仓惶。
他急急忙忙出了佛堂,往另一边走去。
那边的厢房,住着一位女尼。她年约三旬,肤色白皙,五官秀丽,气质恬淡。
她的丈夫是个普通农民,常年做苦力的,皮肤黝黑,满脸横肉,非常壮实。
女尼姓刘。
杨廷昭来到厢房,叩门喊她:“刘师傅,有件事要跟你商议。”
他说完,又补充道,“我给你银钱,买你手里的一张纸。”
刘师傅开了门。
杨廷昭把一锭银元递给她。
刘师傅接了银子,道:“杨公子,有事请吩咐,小妇人定竭尽全力。”
杨廷昭道:“我要那张写字的宣纸,你愿意卖给我吗?”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刘师傅迟疑了下,点点头。
等杨廷昭拿着那张纸走远,刘师傅回到厢房,把那锭银子放入自己荷包里,然后把宣纸交给了她儿子。
“娘,咱们家的纸哪里值一两银子,那人是傻瓜吧。”孩童稚嫩的嗓音,透着愤怒。
他骂别人,也许别人根本听不见,却不妨碍他生气。
“你别乱说话。”刘师傅呵斥他,“以后不准骂人。”
孩子低头不敢吭声。
刘师傅把纸卷好了塞入袖笼里。
她的儿子凑过来,好奇问:“娘,您真的要送给那位爷啊?他是不是傻子?”
刘师傅瞪了他一眼。
“……咱们家穷得叮当响,爹娘辛辛苦苦赚钱供我读书,如今我考上了秀才,就想着攒钱去京城赶考。
若是我能做官,咱们一家都能扬眉吐气。娘,您不要把那张纸给他。”刘师傅的儿子继续道,“万一他弄坏了,咱们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师傅犹豫着。
“……你还小,等你大一些,你会知道人心险恶。咱们家的纸,是咱们的救命稻草。那人说得对,咱们应该珍惜,不应该糟践它。”刘师傅道,“你别吵闹了。”
刘秀才不肯罢休,道:“娘,那位客人说咱们家的纸不值一文。咱们的纸不算金贵,可这么多年了,我总共攒了二两半银子。您把这纸给他了,咱们还能剩多少?再说,那人是个骗子!咱们不能被他骗了啊.”
刘师傅道:“我心里有分寸,不至于这么糊涂。”
刘秀才仍是嘟囔:“您总是不信任我,什么事情都瞒着我,我不理你了。”
说着,他跑了出去。
刘师傅追了几步,却又顿住。
刘秀才不学好。
刘秀才爱读书,每天都抱怨书本枯燥无味。可惜父母没有银钱,只怕他这辈子都考不上举人的。
“唉,我这个儿子啊。”刘师傅叹息,“希望他能争气些,不枉费他父亲拼死赚钱供他。”
刘秀才在街角拐弯处遇到了一位熟悉的朋友。
“阿昭,你找我有事吗?”刘秀才停住了脚步。
他叫杨廷昭。
杨廷昭笑笑:“没事就不能找你玩了吗?”
“能啊。”刘秀才爽朗笑道。
“我正要去你家里,找师傅讨杯茶喝。”杨廷昭道。
刘秀才连忙领着杨廷昭,往自己的家里走去。
刘师傅在屋檐底下,晒着阳光。
她的腿不太方便。
她的膝盖骨受伤了。
因为常年劳作,她的膝盖已经肿胀。
而且她的膝盖上有伤疤。
杨廷昭看到她时,吓了一跳,忙搀扶她进去坐下,嘘寒问暖。
刘师傅微微笑着,并未拒绝。
她看了眼自己的儿子。
儿子已经长成了英俊潇洒的男子。
他和妻子青梅竹马,婚前也是琴瑟和鸣。
可惜后来发生了战火,妻子惨遭毒害,儿子变成了痴呆。
现如今,他已经恢复如初了。
刘师傅很欣慰。
“娘,我想吃桂花糕了。”儿子忽然拉了拉刘师傅的胳膊,撒娇说。
“你爹呢?”刘师傅问。
儿媳妇死了以后,他们俩的日子过得艰难。儿子也是病殃殃的,每天靠药吊着命。
“他出去捡柴火,还没回来呢。”
“你去厨房,给你哥哥蒸一锅糯米糕。”刘师傅道,“让你嫂子帮你烧火。”
她儿媳妇早逝,儿子瘫痪在床,家里除了她,只有孙子、孙女。
孙子孙女也不能干活,只得在旁边添柴火。
儿媳妇临死前曾经教育孙子,要孝敬祖母和兄长。
孙子很听话。
刘师傅对这个唯一的外孙,疼爱得紧。
儿子乖巧,就不用操心了。
她儿媳妇早逝,她不想让外孙像自己的儿媳妇,将来也落得凄凉的结局。
所以,刘师傅把儿子托付给邻居照顾,只留下孙女。
孙女很聪慧,也很懂事。
作者有话说:
他指着左边的厢房,那是个单独的院落。
杨廷昭道:“你先在厢房休息。我去找老和尚谈点事。”
纪怀若点头。
“那您早点回来,我有点饿了。”纪怀若笑着道。
“好。”
杨廷昭转身去了右边的厢房。
纪怀若则推门进了厢房,将门掩好,坐到桌前。
屋子里很安静,只余下风吹过纱幔、窗户纸被拂动的簌簌声。
纪怀若坐立难安。
不知坐了多久,她听到外头有脚步声。
纪怀若站了起来。
她悄悄打量厢房的门,发现木板已经烂了。
这种门很结实,一般是用来防盗门或者牢固的栅栏之类。
纪怀若的房间门被腐朽得太厉害,显示出了主人家的粗陋。
纪怀若有些担忧。
外面响起敲门声。
纪怀若拉开了门栓。
“施主,贫僧慧远,有事请教你。”一位身材瘦削的和尚,穿着朴素,却很干净,面容慈悲。
他双手合十。
纪怀若道了声谢。
两人去了院子里。
纪怀若问他:“慧远禅师,您请我出来,所谓何事呢?”
“贫僧观你命数,今年乃是灾星临世之相。你近日有血光之灾。”老和尚道。
纪怀若错愕。
她的命数,跟这个老和尚有什么关系?
“你可信?”老和尚问。
他的表情很诚恳,不是胡乱揣测的。
他的话,令纪怀若心中一凛。
她道:“您怎知我有血光之灾?您可曾看出什么端倪?”
老和尚摇摇头,叹了口气。
纪怀若心跳加快。
她感觉这个老和尚有点奇怪。
他虽然不是神仙,但他能掐指预料吉凶。
纪怀若记忆里,有一位大师,也能看出这个。
这是什么术法吗?
“你命格贵胄,福泽绵长。”老和尚又道,“可是,你的运势偏弱。”
纪怀若更加诧异。
“您怎么知晓?”她问。
“你的运势很旺盛。”老和尚道,“贫僧不懂望气之术,却能看出来。”
纪怀若笑了笑。
她道:“既然您能看出我有血光之灾,可有破劫之法?”
“没有。”老和尚道,“你命数贵胄,却是虚无飘渺之象。破劫,需要机缘。”
纪怀若哦了声,不置可否。
老和尚似乎也察觉失言。
他忙道:“施主,贫僧告辞了。”
然后,老和尚转身就走。
走路的姿态,竟有点仓惶。
他急急忙忙出了佛堂,往另一边走去。
那边的厢房,住着一位女尼。她年约三旬,肤色白皙,五官秀丽,气质恬淡。
她的丈夫是个普通农民,常年做苦力的,皮肤黝黑,满脸横肉,非常壮实。
女尼姓刘。
杨廷昭来到厢房,叩门喊她:“刘师傅,有件事要跟你商议。”
他说完,又补充道,“我给你银钱,买你手里的一张纸。”
刘师傅开了门。
杨廷昭把一锭银元递给她。
刘师傅接了银子,道:“杨公子,有事请吩咐,小妇人定竭尽全力。”
杨廷昭道:“我要那张写字的宣纸,你愿意卖给我吗?”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刘师傅迟疑了下,点点头。
等杨廷昭拿着那张纸走远,刘师傅回到厢房,把那锭银子放入自己荷包里,然后把宣纸交给了她儿子。
“娘,咱们家的纸哪里值一两银子,那人是傻瓜吧。”孩童稚嫩的嗓音,透着愤怒。
他骂别人,也许别人根本听不见,却不妨碍他生气。
“你别乱说话。”刘师傅呵斥他,“以后不准骂人。”
孩子低头不敢吭声。
刘师傅把纸卷好了塞入袖笼里。
她的儿子凑过来,好奇问:“娘,您真的要送给那位爷啊?他是不是傻子?”
刘师傅瞪了他一眼。
“……咱们家穷得叮当响,爹娘辛辛苦苦赚钱供我读书,如今我考上了秀才,就想着攒钱去京城赶考。
若是我能做官,咱们一家都能扬眉吐气。娘,您不要把那张纸给他。”刘师傅的儿子继续道,“万一他弄坏了,咱们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师傅犹豫着。
“……你还小,等你大一些,你会知道人心险恶。咱们家的纸,是咱们的救命稻草。那人说得对,咱们应该珍惜,不应该糟践它。”刘师傅道,“你别吵闹了。”
刘秀才不肯罢休,道:“娘,那位客人说咱们家的纸不值一文。咱们的纸不算金贵,可这么多年了,我总共攒了二两半银子。您把这纸给他了,咱们还能剩多少?再说,那人是个骗子!咱们不能被他骗了啊.”
刘师傅道:“我心里有分寸,不至于这么糊涂。”
刘秀才仍是嘟囔:“您总是不信任我,什么事情都瞒着我,我不理你了。”
说着,他跑了出去。
刘师傅追了几步,却又顿住。
刘秀才不学好。
刘秀才爱读书,每天都抱怨书本枯燥无味。可惜父母没有银钱,只怕他这辈子都考不上举人的。
“唉,我这个儿子啊。”刘师傅叹息,“希望他能争气些,不枉费他父亲拼死赚钱供他。”
刘秀才在街角拐弯处遇到了一位熟悉的朋友。
“阿昭,你找我有事吗?”刘秀才停住了脚步。
他叫杨廷昭。
杨廷昭笑笑:“没事就不能找你玩了吗?”
“能啊。”刘秀才爽朗笑道。
“我正要去你家里,找师傅讨杯茶喝。”杨廷昭道。
刘秀才连忙领着杨廷昭,往自己的家里走去。
刘师傅在屋檐底下,晒着阳光。
她的腿不太方便。
她的膝盖骨受伤了。
因为常年劳作,她的膝盖已经肿胀。
而且她的膝盖上有伤疤。
杨廷昭看到她时,吓了一跳,忙搀扶她进去坐下,嘘寒问暖。
刘师傅微微笑着,并未拒绝。
她看了眼自己的儿子。
儿子已经长成了英俊潇洒的男子。
他和妻子青梅竹马,婚前也是琴瑟和鸣。
可惜后来发生了战火,妻子惨遭毒害,儿子变成了痴呆。
现如今,他已经恢复如初了。
刘师傅很欣慰。
“娘,我想吃桂花糕了。”儿子忽然拉了拉刘师傅的胳膊,撒娇说。
“你爹呢?”刘师傅问。
儿媳妇死了以后,他们俩的日子过得艰难。儿子也是病殃殃的,每天靠药吊着命。
“他出去捡柴火,还没回来呢。”
“你去厨房,给你哥哥蒸一锅糯米糕。”刘师傅道,“让你嫂子帮你烧火。”
她儿媳妇早逝,儿子瘫痪在床,家里除了她,只有孙子、孙女。
孙子孙女也不能干活,只得在旁边添柴火。
儿媳妇临死前曾经教育孙子,要孝敬祖母和兄长。
孙子很听话。
刘师傅对这个唯一的外孙,疼爱得紧。
儿子乖巧,就不用操心了。
她儿媳妇早逝,她不想让外孙像自己的儿媳妇,将来也落得凄凉的结局。
所以,刘师傅把儿子托付给邻居照顾,只留下孙女。
孙女很聪慧,也很懂事。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