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4
干细胞修补的疗法被那个老同学说得神乎其神,据说不单单是心脏病,任何病都可以治疗,堪称神术。
换了一般人,可能病急乱投医就信了,但她们小姨并不是那么轻易相信的个性,提出来要看看这个疗法的实际操作。
那位老同学也一口答应下来,十分的爽快,似乎丝毫不怕别人验证一般。
当时她上是带着左摇一块去的,在那里还见到了很多其他的人,都是患有各种绝症,希望来此谋求一线生机的。
到了那里一看,她其实就想离开,感觉是一个骗术的可能性很大,但老同学一直在强调是真的,一直在让她留下看看。
她也就抱着看热闹的心留下了。
当时是先有一个讲座,给他们讲解干细胞修补的流程。讲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上网可以直接查到身份履历。
老医生不太会用ppt,就是拿了一份纸质稿在讲,而旁边有年轻人帮他同步调动上面的内容来展示。
干细胞修补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干细胞增值分化,去修补被损坏的人体组织。
人体内是保留有一定比例的干细胞的,这些干细胞是人为自己的身体留下的保险。
据说每七年,人体的细胞就会更换一次,那么那些更换的细胞从哪里来呢?就是各种干细胞。
在场的也有了解医学知识的,当场就反驳了老医生的话,说人体细胞更换是因为大部分组织细胞还保留着分裂增殖的能力,并不是全部来源与干细胞。
结果老医生就拿骨髓干细胞说事,说人体还有很多类似骨髓干细胞一样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才是主力。
两边吵得像一场辩论赛,最后还是老医生吵赢了。
左摇当时跟小姨坐在一块儿根本一个字都听不懂,后来自己学了医,才知道为什么老医生吵赢了。
他偷换了概念,人体确实还保留着很多半分化的细胞,这些其实不能算作干细胞,它们没有多余的分化能力,只是类似癌细胞一样可以不断增殖来修复损伤的组织。
癌细胞其实就是这部分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突破了基因限制,出现了无限增殖的状态。
就算是健康人,身体也会出现癌细胞,只不过基本上所有癌细胞出现没多久就被免疫系统绞杀了。没有被绞杀的,或者逃过免疫系统的,最后就有可能发展成癌症。
当时的老医生非常聪明,偷换概念吵赢之后,一大部分人对他的话就已经尽信无疑了。
小姨当时也觉得他说得貌似挺有道理的,就坐定继续听了下去。
这一场风波之后,老医生就继续讲。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且分化成任何组织细胞的。
而他们的疗法,就是提取这些干细胞,人工培养,再转移去受损组织,利用激素等进行催化分化,达到修补组织的目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骨髓移植。
这里其实老医生又再一次的偷换了概念,只是才经历了一场辩论,就算有人抱有疑问,也没敢再开口询问。
所以所有人都被老医生的话给框住了。他说的办法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实验结论可以证明他的理论。
讲座之后,他们被带去参观了实验室。
而这个实验室,就是最大的骗局。
普通人就算看见细胞,也不一定认识是什么细胞。而他们带着所有人去参观的实验室,其实是人工抗体培养。
就是利用骨髓瘤细胞生产特异性抗体的过程,这个其实是生物书上就有的内容,有些名校还会带领学生去参观这种实验。
他们把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伪造成干细胞分裂增殖,又把生产不同抗体的骨髓瘤细胞说成是在分化成不同组织细胞的阶段。
几乎是把全部人都哄住了,就算有些个别人还有疑惑,在摆在面前的事实上,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小姨其实就是那极少部分人,可能是抱着先入为主觉得是骗局的缘故,参观完了实验室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然后,老医生带领他们参观了一场手术。那是一场手术录屏。
是一个心脏移植,医生们从一个特殊的培养罐里拿出来心脏移植给病人,并声称这颗心脏就是病人的干细胞分化出来的。
这里就是最后一个概念的偷换,前面说的是干细胞修复,这里却变成了移植手术。
那颗心脏到底是不是干细胞分裂的谁也无法确定。但因为接连的暗示与概念的偷换,所有人都会唬住了。
他们小姨也在看完这场手术录屏之后,放弃了自己的怀疑。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的,这也是救左光的一种办法。
但她并没有擅作主张,而是在回家之后,跟他们父亲商量了很久,最后两人又再一次去听了一场讲座和参观流程。
之后,他们和负责的医生开始沟通。得知孩子是双胞胎之后,医生说那就更方便,因为双胞胎的基因基本一样,几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所以如果左光自己的干细胞不够,还可以借用左摇的干细胞,会多一层保险。希望两个孩子都能交给他们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小姨是不是福至心灵,他拒绝了把左摇一去送去治疗的提议,只同意左光一个人,还说如果非要多的干细胞,自己的也可以。
那边的医生也没有强求,只说他们随时可以带孩子过来开始治疗。
当然,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家人多来陪伴,不要把孩子丢给他们就不管了。
他们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回来找左光商量,问他愿不愿意去试试。
同时,父亲也在问医院的医生相关的情况是否属实。
那个时候,有关干细胞的研究其实才刚刚起步,国外有类似的治疗情况,但结果不明,论文也杂,所以医院也说不好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时左光的责任医生说可以暂且一试,干细胞确实是有修补组织的能力。
作者有话说:
换了一般人,可能病急乱投医就信了,但她们小姨并不是那么轻易相信的个性,提出来要看看这个疗法的实际操作。
那位老同学也一口答应下来,十分的爽快,似乎丝毫不怕别人验证一般。
当时她上是带着左摇一块去的,在那里还见到了很多其他的人,都是患有各种绝症,希望来此谋求一线生机的。
到了那里一看,她其实就想离开,感觉是一个骗术的可能性很大,但老同学一直在强调是真的,一直在让她留下看看。
她也就抱着看热闹的心留下了。
当时是先有一个讲座,给他们讲解干细胞修补的流程。讲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上网可以直接查到身份履历。
老医生不太会用ppt,就是拿了一份纸质稿在讲,而旁边有年轻人帮他同步调动上面的内容来展示。
干细胞修补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干细胞增值分化,去修补被损坏的人体组织。
人体内是保留有一定比例的干细胞的,这些干细胞是人为自己的身体留下的保险。
据说每七年,人体的细胞就会更换一次,那么那些更换的细胞从哪里来呢?就是各种干细胞。
在场的也有了解医学知识的,当场就反驳了老医生的话,说人体细胞更换是因为大部分组织细胞还保留着分裂增殖的能力,并不是全部来源与干细胞。
结果老医生就拿骨髓干细胞说事,说人体还有很多类似骨髓干细胞一样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才是主力。
两边吵得像一场辩论赛,最后还是老医生吵赢了。
左摇当时跟小姨坐在一块儿根本一个字都听不懂,后来自己学了医,才知道为什么老医生吵赢了。
他偷换了概念,人体确实还保留着很多半分化的细胞,这些其实不能算作干细胞,它们没有多余的分化能力,只是类似癌细胞一样可以不断增殖来修复损伤的组织。
癌细胞其实就是这部分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突破了基因限制,出现了无限增殖的状态。
就算是健康人,身体也会出现癌细胞,只不过基本上所有癌细胞出现没多久就被免疫系统绞杀了。没有被绞杀的,或者逃过免疫系统的,最后就有可能发展成癌症。
当时的老医生非常聪明,偷换概念吵赢之后,一大部分人对他的话就已经尽信无疑了。
小姨当时也觉得他说得貌似挺有道理的,就坐定继续听了下去。
这一场风波之后,老医生就继续讲。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且分化成任何组织细胞的。
而他们的疗法,就是提取这些干细胞,人工培养,再转移去受损组织,利用激素等进行催化分化,达到修补组织的目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骨髓移植。
这里其实老医生又再一次的偷换了概念,只是才经历了一场辩论,就算有人抱有疑问,也没敢再开口询问。
所以所有人都被老医生的话给框住了。他说的办法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实验结论可以证明他的理论。
讲座之后,他们被带去参观了实验室。
而这个实验室,就是最大的骗局。
普通人就算看见细胞,也不一定认识是什么细胞。而他们带着所有人去参观的实验室,其实是人工抗体培养。
就是利用骨髓瘤细胞生产特异性抗体的过程,这个其实是生物书上就有的内容,有些名校还会带领学生去参观这种实验。
他们把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伪造成干细胞分裂增殖,又把生产不同抗体的骨髓瘤细胞说成是在分化成不同组织细胞的阶段。
几乎是把全部人都哄住了,就算有些个别人还有疑惑,在摆在面前的事实上,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小姨其实就是那极少部分人,可能是抱着先入为主觉得是骗局的缘故,参观完了实验室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然后,老医生带领他们参观了一场手术。那是一场手术录屏。
是一个心脏移植,医生们从一个特殊的培养罐里拿出来心脏移植给病人,并声称这颗心脏就是病人的干细胞分化出来的。
这里就是最后一个概念的偷换,前面说的是干细胞修复,这里却变成了移植手术。
那颗心脏到底是不是干细胞分裂的谁也无法确定。但因为接连的暗示与概念的偷换,所有人都会唬住了。
他们小姨也在看完这场手术录屏之后,放弃了自己的怀疑。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的,这也是救左光的一种办法。
但她并没有擅作主张,而是在回家之后,跟他们父亲商量了很久,最后两人又再一次去听了一场讲座和参观流程。
之后,他们和负责的医生开始沟通。得知孩子是双胞胎之后,医生说那就更方便,因为双胞胎的基因基本一样,几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所以如果左光自己的干细胞不够,还可以借用左摇的干细胞,会多一层保险。希望两个孩子都能交给他们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小姨是不是福至心灵,他拒绝了把左摇一去送去治疗的提议,只同意左光一个人,还说如果非要多的干细胞,自己的也可以。
那边的医生也没有强求,只说他们随时可以带孩子过来开始治疗。
当然,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家人多来陪伴,不要把孩子丢给他们就不管了。
他们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回来找左光商量,问他愿不愿意去试试。
同时,父亲也在问医院的医生相关的情况是否属实。
那个时候,有关干细胞的研究其实才刚刚起步,国外有类似的治疗情况,但结果不明,论文也杂,所以医院也说不好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时左光的责任医生说可以暂且一试,干细胞确实是有修补组织的能力。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