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冬至便就在这一场又一场假意欢笑的集宴中悄然溜走了,过了腊八没多久,京中就不停的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来,大多是某家要同某家结亲的传言。
叫人意外的是,常府大太太竟然又给陆家人传了信,叫孟翠桃闲来无事带着女儿们去常府游玩,字里行间露出想要结交的好意。
孟翠桃出身过于低微,又碍于原因并不喜与京中权贵往来甚密,拿着那信就像拿着烫手山芋一样,怎么处置都觉着不对劲。
双宁看出她左右为难,便敞开了话说:“常将军没有儿子,府里许多个小姐都到了适婚的年纪,想是觉着哥哥不错,他家又是女儿不好直说,才递出这话来叫咱们主动些。”
“要说先宁的年纪,确实也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但咱们与寻常人家不同,常家又是那样家大业大的大家族,总是不好牵涉的。”
孟翠桃想了又想,才想出主意来:“你们姐妹仍是小辈,他家再急也不会同你们议论婚事,依我看,找个天好的日子,独你们去走一遭吧,也不算拂了常府的面子。”
双宁搅动着手里的帕子,表情也如同她的内心一样烦闷:“娘,你瞧哥哥之前的模样,听着别人打趣还会害羞,分明也是期盼成家的,若是为了我……”
她长叹一声气:“娘,哥哥也好,幼宁也好,爹也好,包括你也是如此,你们并没有欠我什么,没必要为了我让陆家如此艰难。”
孟翠桃并不说话,她低着头,拾起一旁的针线篮,续着之前没绣好的手帕子密密缝起来。她心里有事,动作便有些急躁,一时不察便被针扎了手,一滴血就这么涌出来,掉在帕子上,很快晕染成一片红色。
双宁着急站起来,想看看她伤势如何,孟翠桃却背过手去,并不让她看。
那帕子已经算是费了,孟翠桃扯断针线,用这帕子将手包住,指尖传来细密的刺痛感,却不及她心里更痛。
她苦笑着:“是我对不起陆家……但如今这状况,总不能再害了别人。双宁,娘想要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先回去吧。”
双宁后悔失言,亦知无法弥补,只能悻悻答应:“是,柜子里有伤药,您看看严重不严重,也上些药吧。”
她脚步沉沉的推开门走了出去,丫鬟如意便凑上前来,执着一封信递给她:“姑娘,方才有人来送信,看名字,是给您的。”
“给我的信?”双宁接过一看,信封上是一串行云流水的文字,上面写着:京城陆府陆二小姐收。
“是,这信包了两层封皮,和公子的信混在一处,便叫公子带回院子里去了,熟料打开一看,里头还另有玄机,忙叫小厮送了过来。”
如因也跟着解释:“信是从姑娘老家寄来的,应当是姑娘的熟识,女儿家书信来往不好摆在明面上,便借着公子的名义传递,倒不是故意送错信。”
双宁没怎么见过蒲亦昌的字,但看这过分潇洒的行书便能猜到是那个张扬的小少爷寄来的。他与先宁过去是同窗,先宁进京以后给恩师写过信,蒲亦昌从先生那里知道陆家住在哪也合情合理。
哪怕先生不告诉他,就那小少爷的混性子,偷人家信出来自己找也是有可能的。
双宁这样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扬,脸上浮现出笑意。
如因和如意两个对视了一眼,也跟着放松起来。从那次大学士府宴上回来以后,双宁便一直情绪低落,偶尔笑几句也像是在亲人面前强颜欢笑,只有她们两个随侍的丫鬟才知道双宁的真实心情。
如今见她难得开心,她们也跟着宽慰。
可惜双宁脸上的笑意只是短暂的出现了片刻,很快,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笑容僵硬起来,再度浮现出心事重重的神情。
她无力的垂下手臂,却捏紧了信封不肯放手,快要走回自己闺房的时候,双宁突然停下脚步,又问两个丫鬟:“幼宁那边在忙吗?”
“先前奴婢看到周先生已经离去了,这会儿想是不忙的。”
“那便又得去叨扰她了,她可别烦我才是。”
就这么着,幼宁抄书间便又看见双宁过来。幼宁一边笑一边思忖,到底府里无聊,双宁成日间无事可做,倒是憋闷,回头也给她请个先生,叫她多做些功课忙起来好了。
“喜英,你再去找一套文具出来,既然双宁过来了,别叫她闲着,叫她跟我一起抄书吧。”
喜英答应了一声,顺带带走了如因如意,只留了她们姐妹二人。双宁绕到书桌后面,来看幼宁抄写的内容。
那是《论语》里的一小段文字,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是指当年孔圣人说过的,审理诉讼案件,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不再发生。
双宁盯着那个“讼”字瞧了一会儿,忽然问她:“我记得你前儿才学《大学》呢,今日就学到了《论语》吗?”
幼宁专心写字,没注意到她的神情,只当是正常叙话,便头也不抬的说:“这就是《大学》里的,我才抄了半句,还剩下半句呢。”
双宁敷衍的点点头,又说:“这句话倒是叫我想起昨天看的话本子了,是说一位老者遭当地官吏欺凌,不得已进京告御状,受了许多苦才洗刷清自己身上的冤屈。”
她像是十分好奇似的,问道:“幼宁,你在京城这么久,真有人告过御状吗?”
幼宁停下笔来,仔细想了想,还真叫她想出了一些记忆深处的事:“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的。那时我刚进宫,有一次听见了管事公公们在闲聊,说是有一名登州女子为夫伸冤,敲了登闻鼓。
越级告状要杖责五十,那女子还未说出自己的冤屈,便先被打死了,先皇为此震怒,狠罚了几个动手的,但这案子最终也没查下去。当时京城内议论纷纷,觉着是有人收买了衙役,故意将她打死,宫里也议论了一段时间,我才能记着这事。”
作者有话说:
叫人意外的是,常府大太太竟然又给陆家人传了信,叫孟翠桃闲来无事带着女儿们去常府游玩,字里行间露出想要结交的好意。
孟翠桃出身过于低微,又碍于原因并不喜与京中权贵往来甚密,拿着那信就像拿着烫手山芋一样,怎么处置都觉着不对劲。
双宁看出她左右为难,便敞开了话说:“常将军没有儿子,府里许多个小姐都到了适婚的年纪,想是觉着哥哥不错,他家又是女儿不好直说,才递出这话来叫咱们主动些。”
“要说先宁的年纪,确实也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但咱们与寻常人家不同,常家又是那样家大业大的大家族,总是不好牵涉的。”
孟翠桃想了又想,才想出主意来:“你们姐妹仍是小辈,他家再急也不会同你们议论婚事,依我看,找个天好的日子,独你们去走一遭吧,也不算拂了常府的面子。”
双宁搅动着手里的帕子,表情也如同她的内心一样烦闷:“娘,你瞧哥哥之前的模样,听着别人打趣还会害羞,分明也是期盼成家的,若是为了我……”
她长叹一声气:“娘,哥哥也好,幼宁也好,爹也好,包括你也是如此,你们并没有欠我什么,没必要为了我让陆家如此艰难。”
孟翠桃并不说话,她低着头,拾起一旁的针线篮,续着之前没绣好的手帕子密密缝起来。她心里有事,动作便有些急躁,一时不察便被针扎了手,一滴血就这么涌出来,掉在帕子上,很快晕染成一片红色。
双宁着急站起来,想看看她伤势如何,孟翠桃却背过手去,并不让她看。
那帕子已经算是费了,孟翠桃扯断针线,用这帕子将手包住,指尖传来细密的刺痛感,却不及她心里更痛。
她苦笑着:“是我对不起陆家……但如今这状况,总不能再害了别人。双宁,娘想要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先回去吧。”
双宁后悔失言,亦知无法弥补,只能悻悻答应:“是,柜子里有伤药,您看看严重不严重,也上些药吧。”
她脚步沉沉的推开门走了出去,丫鬟如意便凑上前来,执着一封信递给她:“姑娘,方才有人来送信,看名字,是给您的。”
“给我的信?”双宁接过一看,信封上是一串行云流水的文字,上面写着:京城陆府陆二小姐收。
“是,这信包了两层封皮,和公子的信混在一处,便叫公子带回院子里去了,熟料打开一看,里头还另有玄机,忙叫小厮送了过来。”
如因也跟着解释:“信是从姑娘老家寄来的,应当是姑娘的熟识,女儿家书信来往不好摆在明面上,便借着公子的名义传递,倒不是故意送错信。”
双宁没怎么见过蒲亦昌的字,但看这过分潇洒的行书便能猜到是那个张扬的小少爷寄来的。他与先宁过去是同窗,先宁进京以后给恩师写过信,蒲亦昌从先生那里知道陆家住在哪也合情合理。
哪怕先生不告诉他,就那小少爷的混性子,偷人家信出来自己找也是有可能的。
双宁这样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扬,脸上浮现出笑意。
如因和如意两个对视了一眼,也跟着放松起来。从那次大学士府宴上回来以后,双宁便一直情绪低落,偶尔笑几句也像是在亲人面前强颜欢笑,只有她们两个随侍的丫鬟才知道双宁的真实心情。
如今见她难得开心,她们也跟着宽慰。
可惜双宁脸上的笑意只是短暂的出现了片刻,很快,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笑容僵硬起来,再度浮现出心事重重的神情。
她无力的垂下手臂,却捏紧了信封不肯放手,快要走回自己闺房的时候,双宁突然停下脚步,又问两个丫鬟:“幼宁那边在忙吗?”
“先前奴婢看到周先生已经离去了,这会儿想是不忙的。”
“那便又得去叨扰她了,她可别烦我才是。”
就这么着,幼宁抄书间便又看见双宁过来。幼宁一边笑一边思忖,到底府里无聊,双宁成日间无事可做,倒是憋闷,回头也给她请个先生,叫她多做些功课忙起来好了。
“喜英,你再去找一套文具出来,既然双宁过来了,别叫她闲着,叫她跟我一起抄书吧。”
喜英答应了一声,顺带带走了如因如意,只留了她们姐妹二人。双宁绕到书桌后面,来看幼宁抄写的内容。
那是《论语》里的一小段文字,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是指当年孔圣人说过的,审理诉讼案件,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不再发生。
双宁盯着那个“讼”字瞧了一会儿,忽然问她:“我记得你前儿才学《大学》呢,今日就学到了《论语》吗?”
幼宁专心写字,没注意到她的神情,只当是正常叙话,便头也不抬的说:“这就是《大学》里的,我才抄了半句,还剩下半句呢。”
双宁敷衍的点点头,又说:“这句话倒是叫我想起昨天看的话本子了,是说一位老者遭当地官吏欺凌,不得已进京告御状,受了许多苦才洗刷清自己身上的冤屈。”
她像是十分好奇似的,问道:“幼宁,你在京城这么久,真有人告过御状吗?”
幼宁停下笔来,仔细想了想,还真叫她想出了一些记忆深处的事:“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的。那时我刚进宫,有一次听见了管事公公们在闲聊,说是有一名登州女子为夫伸冤,敲了登闻鼓。
越级告状要杖责五十,那女子还未说出自己的冤屈,便先被打死了,先皇为此震怒,狠罚了几个动手的,但这案子最终也没查下去。当时京城内议论纷纷,觉着是有人收买了衙役,故意将她打死,宫里也议论了一段时间,我才能记着这事。”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