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陆先宁被小夏子一路引到御书房。
这是他头一次深入到皇宫,甚至已经能够瞥见娘娘们所居宫殿的屋檐。
越往里走,陆先宁就越觉着心里发慌。此前与众生一起面见圣上时都不见得慌张,倒是现在没出息起来,指尖都在发颤。
“微臣陆先宁,参见陛下。”
小夏子只将他引到门口,先宁独自一人进去,看到皇帝正捧着一本《楚辞》瞧,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一时辨不清是喜是怒。
皇帝一直没有叫他起来,陆先宁也只能一直维持着行大礼的姿势,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皇帝漫不经心的一声:“平身。”
“谢陛下。”他双腿已经僵直,勉强站稳。
“前些日子,朕听小夏子说,爱卿在宫里打听一个名叫幼宁的宫女,可有此事?”
陆先宁不敢抬头,只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听夏公公的意思,皇帝分明是愿意叫他与幼宁见面的,怎么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呢?莫非是他在太和殿时,举止出了什么差错,惹了陛下嫌隙?
他在心里暗自揣摩。
皇帝又细看了他几眼。陆先宁与幼宁在眉眼处很是相似,只是更英气一些,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上京赶考多日劳累的缘故,瞧着总有些身姿单薄。
难免叫人担心,若幼宁随他走了,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
“朕宫里确实有一位幼宁姑姑,生于添阳三十一年五月初五子时,并于添阳四十年入宫,祖籍相州,云周镇陆家村人士。不知,是否就是爱卿所寻之人呢?”
皇帝说这话时,语调慢悠悠的,也没什么起伏。陆先宁也明白,他既然这样发问,定当是已经确认幼宁的身份。
于是他再次跪下,拱手道:“陛下,正是舍妹!万望陛下成全,准许微臣与舍妹再见一面!”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他终于放下手中的那本《楚辞》,抬眼认真起来:“这幼宁姑姑,是朕宫里着实能干的大宫女,朕亦心爱之。是以叫你们见面之前,朕也得多问几句。”
“幼宁进宫已有八年,宫里从不拦着宫人与自家人通信,怎么这八年里,从不见爱卿与幼宁往来呢?”
先宁吸了一口凉气,没有立时作答。
幼宁进宫以后,陆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离陆家村。双宁改了岁数,若叫村里其他人瞧见,难免多嘴多舌,为了少生事端,干脆直接搬到了云周镇。
幼宁已经进了宫,为防止事情败露,孟翠桃狠了狠心,叫所有人都不许写信给幼宁。
先宁数次重返陆家村,也从未收到过幼宁的来信,就这么过了八年。
他不是会说谎的性子,也明白这个中缘由一旦说出来,就是足以抄斩的大罪过,干脆闭口不谈,只埋头请罪:“皇上恕罪。”
皇帝见状,心里也坐实了某些猜想。幼宁从前在家的日子,确实并不舒坦,才叫她宁肯留在宫里在刀尖上过活,都不愿意回家去。
再心疼,为了将来能让幼宁名正言顺的嫁进来,他也只得隐忍下怒气来。
“你如今家里还有几口人,可有成家?”
“只有家中老父老母,与二妹四人。”先宁老实作答。
皇帝闻言,不免皱眉:“二妹?她与幼宁孰长孰幼?”
“二妹年纪稍长些。”
幼宁已有十八,在宫里算是年纪小的,但在寻常人家,早已是当娘的年纪。她头上还有个姐姐没有嫁人,若这一年里仍未婚嫁,幼宁排在其后,自然不能越过了姐姐先成家。
这样一琢磨,反倒不是什么好去处了。
皇帝眉头越皱越深,气场便也越发压制起人来。他再看先宁,也不觉他心直口快大胆执言,倒是木讷呆板的厉害。
又考虑了片刻,皇帝才开口说道:“朕是有打算放幼宁出宫,也早与幼宁商议好,如今想想,还需得与爱卿交个底细。”
他吩咐了一声:“崔喜,关门。”
崔公公小跑着过来,合上御书房的门,又将宫人们都遣远了些,自己站在门外守着。
他这样的阵仗,一看就不是简单事。陆先宁顿时更加屏气凝神,去听皇帝的说辞。
“朕在京城替幼宁盘了一处宅院,也配齐了一应奴仆,另有一间旺铺,每年利润不差,足够你们一家过活。
幼宁随你出宫以后,便会安置在此,爱卿自然也可接家人来住,但你切记,东西都是幼宁的,即便是爱卿,也不过是暂住,莫要生出什么歹心,惹幼宁不悦。”
他每说出一个字,都宛如巨石敲在先宁的胸口。哪怕皇帝体恤宫中旧人,也断然不会周细到如此地步,由不得让人怀疑。
“爱卿亦是聪明人,想必不点就透,能明白朕的意思?”皇帝微微侧首,眼神锐利的盯着他。
先宁暂且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喏喏的颔首:“微臣明白。”
皇帝这才满意起来:“按朕的打算,这几日爱卿先前往宅内安顿好了,过个几日,挑个好时辰接幼宁过去,你看如何?”
“是,微臣……但凭皇上做主。”
很快,陆先宁被送到了皇帝置办的府邸。那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据说从前也是某个官员的旧宅,后来告老还乡,房子一直空搁着,一直到如今才重新启用。
院里空旷的厉害,想是匆匆购置下来的,还没张罗好,一众仆役正忙上忙下的擦洗修缮。
他从未见过这样气派的宅子。
就算是云周镇里最阔绰的蒲员外,比起这宅子的底蕴来,也显得上不得台面。他却因为有一个好妹妹,而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这里。
他到底没有见到如今的幼宁,也只能想着记忆中那个女童,失魂落魄:“许是终究来迟了一步。”
又或许,从她进宫的时候起,也就割断了在陆家村的种种,从此没有“陆”这个姓氏,只有宫里人人称赞的幼宁姑姑。
而在他走后没多久,幼宁再一次被传唤到御书房。
她亦清楚,大约她也没几次能见到皇帝的机会了。
作者有话说:
这是他头一次深入到皇宫,甚至已经能够瞥见娘娘们所居宫殿的屋檐。
越往里走,陆先宁就越觉着心里发慌。此前与众生一起面见圣上时都不见得慌张,倒是现在没出息起来,指尖都在发颤。
“微臣陆先宁,参见陛下。”
小夏子只将他引到门口,先宁独自一人进去,看到皇帝正捧着一本《楚辞》瞧,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一时辨不清是喜是怒。
皇帝一直没有叫他起来,陆先宁也只能一直维持着行大礼的姿势,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皇帝漫不经心的一声:“平身。”
“谢陛下。”他双腿已经僵直,勉强站稳。
“前些日子,朕听小夏子说,爱卿在宫里打听一个名叫幼宁的宫女,可有此事?”
陆先宁不敢抬头,只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听夏公公的意思,皇帝分明是愿意叫他与幼宁见面的,怎么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呢?莫非是他在太和殿时,举止出了什么差错,惹了陛下嫌隙?
他在心里暗自揣摩。
皇帝又细看了他几眼。陆先宁与幼宁在眉眼处很是相似,只是更英气一些,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上京赶考多日劳累的缘故,瞧着总有些身姿单薄。
难免叫人担心,若幼宁随他走了,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
“朕宫里确实有一位幼宁姑姑,生于添阳三十一年五月初五子时,并于添阳四十年入宫,祖籍相州,云周镇陆家村人士。不知,是否就是爱卿所寻之人呢?”
皇帝说这话时,语调慢悠悠的,也没什么起伏。陆先宁也明白,他既然这样发问,定当是已经确认幼宁的身份。
于是他再次跪下,拱手道:“陛下,正是舍妹!万望陛下成全,准许微臣与舍妹再见一面!”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他终于放下手中的那本《楚辞》,抬眼认真起来:“这幼宁姑姑,是朕宫里着实能干的大宫女,朕亦心爱之。是以叫你们见面之前,朕也得多问几句。”
“幼宁进宫已有八年,宫里从不拦着宫人与自家人通信,怎么这八年里,从不见爱卿与幼宁往来呢?”
先宁吸了一口凉气,没有立时作答。
幼宁进宫以后,陆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离陆家村。双宁改了岁数,若叫村里其他人瞧见,难免多嘴多舌,为了少生事端,干脆直接搬到了云周镇。
幼宁已经进了宫,为防止事情败露,孟翠桃狠了狠心,叫所有人都不许写信给幼宁。
先宁数次重返陆家村,也从未收到过幼宁的来信,就这么过了八年。
他不是会说谎的性子,也明白这个中缘由一旦说出来,就是足以抄斩的大罪过,干脆闭口不谈,只埋头请罪:“皇上恕罪。”
皇帝见状,心里也坐实了某些猜想。幼宁从前在家的日子,确实并不舒坦,才叫她宁肯留在宫里在刀尖上过活,都不愿意回家去。
再心疼,为了将来能让幼宁名正言顺的嫁进来,他也只得隐忍下怒气来。
“你如今家里还有几口人,可有成家?”
“只有家中老父老母,与二妹四人。”先宁老实作答。
皇帝闻言,不免皱眉:“二妹?她与幼宁孰长孰幼?”
“二妹年纪稍长些。”
幼宁已有十八,在宫里算是年纪小的,但在寻常人家,早已是当娘的年纪。她头上还有个姐姐没有嫁人,若这一年里仍未婚嫁,幼宁排在其后,自然不能越过了姐姐先成家。
这样一琢磨,反倒不是什么好去处了。
皇帝眉头越皱越深,气场便也越发压制起人来。他再看先宁,也不觉他心直口快大胆执言,倒是木讷呆板的厉害。
又考虑了片刻,皇帝才开口说道:“朕是有打算放幼宁出宫,也早与幼宁商议好,如今想想,还需得与爱卿交个底细。”
他吩咐了一声:“崔喜,关门。”
崔公公小跑着过来,合上御书房的门,又将宫人们都遣远了些,自己站在门外守着。
他这样的阵仗,一看就不是简单事。陆先宁顿时更加屏气凝神,去听皇帝的说辞。
“朕在京城替幼宁盘了一处宅院,也配齐了一应奴仆,另有一间旺铺,每年利润不差,足够你们一家过活。
幼宁随你出宫以后,便会安置在此,爱卿自然也可接家人来住,但你切记,东西都是幼宁的,即便是爱卿,也不过是暂住,莫要生出什么歹心,惹幼宁不悦。”
他每说出一个字,都宛如巨石敲在先宁的胸口。哪怕皇帝体恤宫中旧人,也断然不会周细到如此地步,由不得让人怀疑。
“爱卿亦是聪明人,想必不点就透,能明白朕的意思?”皇帝微微侧首,眼神锐利的盯着他。
先宁暂且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喏喏的颔首:“微臣明白。”
皇帝这才满意起来:“按朕的打算,这几日爱卿先前往宅内安顿好了,过个几日,挑个好时辰接幼宁过去,你看如何?”
“是,微臣……但凭皇上做主。”
很快,陆先宁被送到了皇帝置办的府邸。那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据说从前也是某个官员的旧宅,后来告老还乡,房子一直空搁着,一直到如今才重新启用。
院里空旷的厉害,想是匆匆购置下来的,还没张罗好,一众仆役正忙上忙下的擦洗修缮。
他从未见过这样气派的宅子。
就算是云周镇里最阔绰的蒲员外,比起这宅子的底蕴来,也显得上不得台面。他却因为有一个好妹妹,而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这里。
他到底没有见到如今的幼宁,也只能想着记忆中那个女童,失魂落魄:“许是终究来迟了一步。”
又或许,从她进宫的时候起,也就割断了在陆家村的种种,从此没有“陆”这个姓氏,只有宫里人人称赞的幼宁姑姑。
而在他走后没多久,幼宁再一次被传唤到御书房。
她亦清楚,大约她也没几次能见到皇帝的机会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