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午膳还没有用完,两个瘦小的小公公就捧着堆积如小山的奏折过来了。
幼宁时常会僭越的想,皇帝一天下来,比她们这些奴婢还要辛苦。起得早,睡得晚,还有处理不完的大小事,黎民百姓全都仰仗着这位天子,就算他想偷闲都没有功夫。
他到底丧失了惠王时的洒脱。
她不期然想起了记忆中的惠王,他总是穿衣松垮,手里执着一把蒲扇,一副吊儿郎当难堪大任的模样。
成年皇子中,惠王唯一一个未成家就封王立府的,先帝早早就将他从储君名单中除去了,可见他那时确实跳脱不够稳重。
幼宁与他初遇时,他刚刚立府,却依然天天往宫里跑,央着先皇把几只养的十分聪慧的八哥赏给他。先皇不舍给他,他也只得进宫来看,看着看着,人就从飞禽宫摸到了藏金阁。
那时幼宁还不是大宫女,她刚入宫两年,被安排在藏金阁洒扫。正扫地时,惠王出现在门口,眯缝着眼睛懒洋洋的打量着铺设着琉璃瓦的宫殿。
宫里的大小主子,哪怕幼宁不曾面见过,也都得认识,她往日只负责洒扫,并不曾单独遇见贵人,颤颤巍巍的跪下行礼:“奴婢见过王爷。”
惠王瞥了她一眼,说:“正好,本王要看前朝书法大师修明亲手誊抄的《楚辞》,你去帮本王寻来。”
幼宁只为难了一瞬,便被他察觉:“怎么?不识字?”
她羞愧的点点头,又连忙说:“奴婢、奴婢会找公公帮忙,还请王爷在此等候片刻。”
“不用,”他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不认识字,笔墨纸砚总认识吧?你去取来,本王教你这几个字。”
他随手写下的楚辞两个字,至今依然藏在幼宁的包裹里,得空时,幼宁就会翻出来看一看。
幼年时,兄长先宁读私塾,胞姐双宁有母亲教导,幼宁羡慕了无数次,最终,才从惠王手里学会了两个字。
她曾抱着那张字,用树枝在地上临摹。完全是照猫画虎的幼宁,写出来的字头大身小,看着可笑极了,可她笑着笑着,就把眼泪笑出来了。
或许也曾心有不甘,有过怨怼,但所有的情绪,都在她亲手写下那两个字以后消散了。
但那时她又怎么能想到,一个不着调的闲散王爷,会在几年后登上皇位,变成了难以揣测的帝王呢?
那两摞小山高的奏折里,约莫没几句好听的话,皇上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气氛也自然跟着变得压抑。
曹公公胆量小,仅是站在门外就心惊胆战到两股战战,不住的擦汗。
他小声与幼宁说:“陛下一会儿兴许还得喝姑姑泡的茶降降火气,不如咱家现在去生小火炉的火?”
幼宁拦下他:“天色已晚,况且陛下白日里喝多了茶水,我看小康公公方才跑出去了一回,想必已经吩咐好御膳房准备了汤水。”
“哦,哦,是咱家思虑不周了。”他擦着汗,又站了回去。
皇上本就心里有气,若曹公公再在藏金阁里烧明火,就怕这火点了陛下的火药芯子,越发难以收场。
“崔喜,屋里闷燥的厉害,开窗通通风吧。”幼宁听到皇上低沉的声音。
“是!”接着崔公公轻手轻脚打开了窗户。
他的呼吸声便听的更清楚了。
皇帝处理完奏折已是深夜,年纪小的宫女太监们都在偷偷打盹。忽然听到了开门的动静,一个个惊醒,慌忙下跪。
“今日藏金阁上下都侍候的不错,发俸禄的时候,都多加几两赏银。”
“谢主隆恩!”
幼宁伏下身子跪谢圣恩,听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又急忙道:“恭送皇上!”
几年前,惠王只要得空,就会到藏金阁来,像是逗弄似的,又像是诚心想要教她,总是教她几个字,一两句诗。
他要走时,幼宁总是不舍,暗中期待他能多待一阵,多教她一些。
惠王比她年长七岁,总是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见她垮着脸,便笑道:“你这妮子,倒白从本王这里学了不少,还不知足。”
可等到第二天,他果然会待更久,教她更多。
如今,已经是陛下的他,却不能时时与她相见了。
最后一次,他教她的那句话,已经是一年前。当时惠王游历四海也有数年,与幼宁亦是许久未见,听到先帝病重的消息才急忙回宫。
在二王相斗、先帝薨逝之时,他站在台阶上,一改往日的笑颜,神情认真的问她:“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句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幼宁明白,但她不敢说,只能摇头。
于是惠王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说:“无妨,世间有不仁不义不平之事,那就荡尽天下不仁不义不平之人。”
随后,太子与荣王斗得两败俱伤双双身死,成王年幼尚不能担任大统,先帝吊着最后一口气,嘴里念着:“惠、惠王……”便溘然长逝。
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愿意浪费一天时间,来教她学问的少年郎了。
如今,他离去时,她也不能再有任何不舍,要像一位得体的大宫女,恭敬的,目送他离开。
宫人散去时都满脸喜气,多得了几两银子,在这些人眼里才是天大的好事。
幼宁打着一盏灯笼,也踏在了回房的路上。秋日早晚间都冷的厉害,她裹紧衣衫,加快了脚步,仍觉得寒风刮的面颊生疼。
到了冬天日子就更难熬了,屋里没有炭火,全靠厚厚的棉被裹着度日。
快到十五,月亮又大又圆,她踩着月亮的影子,心想,到底又过去了一天。
珠儿第二天轮值,要起大早,已经睡得香甜,甚至还发出微微的鼾声。蜡烛却还没熄,是她特意留着给幼宁的,免得夜黑磕碰到。
幼宁轻手轻脚的洗漱完,躺进冷冰冰的床铺,打了个哆嗦,便闭上眼睛等待入睡。
但愿今晚的梦中,能有一些快乐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幼宁时常会僭越的想,皇帝一天下来,比她们这些奴婢还要辛苦。起得早,睡得晚,还有处理不完的大小事,黎民百姓全都仰仗着这位天子,就算他想偷闲都没有功夫。
他到底丧失了惠王时的洒脱。
她不期然想起了记忆中的惠王,他总是穿衣松垮,手里执着一把蒲扇,一副吊儿郎当难堪大任的模样。
成年皇子中,惠王唯一一个未成家就封王立府的,先帝早早就将他从储君名单中除去了,可见他那时确实跳脱不够稳重。
幼宁与他初遇时,他刚刚立府,却依然天天往宫里跑,央着先皇把几只养的十分聪慧的八哥赏给他。先皇不舍给他,他也只得进宫来看,看着看着,人就从飞禽宫摸到了藏金阁。
那时幼宁还不是大宫女,她刚入宫两年,被安排在藏金阁洒扫。正扫地时,惠王出现在门口,眯缝着眼睛懒洋洋的打量着铺设着琉璃瓦的宫殿。
宫里的大小主子,哪怕幼宁不曾面见过,也都得认识,她往日只负责洒扫,并不曾单独遇见贵人,颤颤巍巍的跪下行礼:“奴婢见过王爷。”
惠王瞥了她一眼,说:“正好,本王要看前朝书法大师修明亲手誊抄的《楚辞》,你去帮本王寻来。”
幼宁只为难了一瞬,便被他察觉:“怎么?不识字?”
她羞愧的点点头,又连忙说:“奴婢、奴婢会找公公帮忙,还请王爷在此等候片刻。”
“不用,”他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不认识字,笔墨纸砚总认识吧?你去取来,本王教你这几个字。”
他随手写下的楚辞两个字,至今依然藏在幼宁的包裹里,得空时,幼宁就会翻出来看一看。
幼年时,兄长先宁读私塾,胞姐双宁有母亲教导,幼宁羡慕了无数次,最终,才从惠王手里学会了两个字。
她曾抱着那张字,用树枝在地上临摹。完全是照猫画虎的幼宁,写出来的字头大身小,看着可笑极了,可她笑着笑着,就把眼泪笑出来了。
或许也曾心有不甘,有过怨怼,但所有的情绪,都在她亲手写下那两个字以后消散了。
但那时她又怎么能想到,一个不着调的闲散王爷,会在几年后登上皇位,变成了难以揣测的帝王呢?
那两摞小山高的奏折里,约莫没几句好听的话,皇上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气氛也自然跟着变得压抑。
曹公公胆量小,仅是站在门外就心惊胆战到两股战战,不住的擦汗。
他小声与幼宁说:“陛下一会儿兴许还得喝姑姑泡的茶降降火气,不如咱家现在去生小火炉的火?”
幼宁拦下他:“天色已晚,况且陛下白日里喝多了茶水,我看小康公公方才跑出去了一回,想必已经吩咐好御膳房准备了汤水。”
“哦,哦,是咱家思虑不周了。”他擦着汗,又站了回去。
皇上本就心里有气,若曹公公再在藏金阁里烧明火,就怕这火点了陛下的火药芯子,越发难以收场。
“崔喜,屋里闷燥的厉害,开窗通通风吧。”幼宁听到皇上低沉的声音。
“是!”接着崔公公轻手轻脚打开了窗户。
他的呼吸声便听的更清楚了。
皇帝处理完奏折已是深夜,年纪小的宫女太监们都在偷偷打盹。忽然听到了开门的动静,一个个惊醒,慌忙下跪。
“今日藏金阁上下都侍候的不错,发俸禄的时候,都多加几两赏银。”
“谢主隆恩!”
幼宁伏下身子跪谢圣恩,听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又急忙道:“恭送皇上!”
几年前,惠王只要得空,就会到藏金阁来,像是逗弄似的,又像是诚心想要教她,总是教她几个字,一两句诗。
他要走时,幼宁总是不舍,暗中期待他能多待一阵,多教她一些。
惠王比她年长七岁,总是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见她垮着脸,便笑道:“你这妮子,倒白从本王这里学了不少,还不知足。”
可等到第二天,他果然会待更久,教她更多。
如今,已经是陛下的他,却不能时时与她相见了。
最后一次,他教她的那句话,已经是一年前。当时惠王游历四海也有数年,与幼宁亦是许久未见,听到先帝病重的消息才急忙回宫。
在二王相斗、先帝薨逝之时,他站在台阶上,一改往日的笑颜,神情认真的问她:“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句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幼宁明白,但她不敢说,只能摇头。
于是惠王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说:“无妨,世间有不仁不义不平之事,那就荡尽天下不仁不义不平之人。”
随后,太子与荣王斗得两败俱伤双双身死,成王年幼尚不能担任大统,先帝吊着最后一口气,嘴里念着:“惠、惠王……”便溘然长逝。
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愿意浪费一天时间,来教她学问的少年郎了。
如今,他离去时,她也不能再有任何不舍,要像一位得体的大宫女,恭敬的,目送他离开。
宫人散去时都满脸喜气,多得了几两银子,在这些人眼里才是天大的好事。
幼宁打着一盏灯笼,也踏在了回房的路上。秋日早晚间都冷的厉害,她裹紧衣衫,加快了脚步,仍觉得寒风刮的面颊生疼。
到了冬天日子就更难熬了,屋里没有炭火,全靠厚厚的棉被裹着度日。
快到十五,月亮又大又圆,她踩着月亮的影子,心想,到底又过去了一天。
珠儿第二天轮值,要起大早,已经睡得香甜,甚至还发出微微的鼾声。蜡烛却还没熄,是她特意留着给幼宁的,免得夜黑磕碰到。
幼宁轻手轻脚的洗漱完,躺进冷冰冰的床铺,打了个哆嗦,便闭上眼睛等待入睡。
但愿今晚的梦中,能有一些快乐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