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相思
回到府中,苏钰将那木盒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本来路上着急想回来打开,如今那木盒静静的躺在桌上,他竟有些“近乡情怯”起来。
那一个小小的盒子,是近一年的思念。像潮水汹涌,席卷了寒来暑往的日夜。
苏钰打开时,手指有些颤抖。
里面是一支红玉簪子,色泽是最上乘。红玉被雕成梅花,银做的枝桠漫卷舒展,托着玉梅,上面点缀着极小的的珍珠,远观恰似白雪。
簪身上磕了“子净”两个字,苏钰看出那是关擎的笔迹。
簪子下面还压了一封书信,三言两语道不尽相思意,有关擎这一年来的行迹,有患得患失的挂念。
“与吾妻书,见字如晤。
千言万语在心间,一时不知从何抒怀。思念遥遥相赠,望卿知。
关中四塞,大漠孤烟。华山仙道,圣人门庭。乘春风北上,踏烨阳东渡。今阔步长安,稍许安定。建大晋,得以抚慰万民。平生有三愿,一愿重整山河,包举宇内。二愿天下安定,百姓和乐。三有一私愿,本以为此生难以实现,于遇卿之日又生妄念。才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卿乃龙凤,非笼中鸟,自该乘青云,直上九天。为夫遥相思,柔肠百结,魂绕梦牵。.......”
一封书信,温存缱绻。见字如晤,眉目成书。
苏钰将那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像是要将那些金钩铁划里的柔软心绪都纳于眼中,镌刻心底。直到了西风吹断枝桠,星月落下。苏钰的心绪依旧久久不能平息。
他将那红玉簪子与书信都收好,躺在床上合眼。心却已经飞过万水千山,思绪飞到了长安,循着长明灯的光亮,依偎在那一具炽热的躯体旁。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放下所有的庙堂社稷,折戟沉沙。
骑上马,一夜飞渡万山。
之前一直压着的思念倾泻而出,苏钰才知道,自己之前做的心理建设根本不管用。他劝自己往后刀兵相见时,不要顾虑曾经的私情。告诫自己,曾经的风月有时尽,往后或许要成陌路人。那一年来筑起的城池,就在一夜间天塌地陷。他明白纵然自己与关擎隔街隔巷,隔城隔岸,隔爱恨隔生死,终究也会成为一生的羁绊。
第二日,苏钰一直到了晌午才起身。脑中昏昏沉沉的,走路有些晃。
纪英见苏钰状态不太对,忙上前扶住他,道:“兄长,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怎么脸色这样差。”
苏钰摇摇头:“许是昨日里没有睡好吧。无妨。”
“那我去让人熬上点安神的汤药,晚上你饮下些再睡,能睡的安稳些。”纪英老也改不了这操心的习惯,纵然今时不同往日,他依然是丞相之弟,韩帅的准儿婿,确实丝毫不显得傲气。平日里上至官员,下至奴仆,他都不卑不亢,不会踩高贬低。
这一点,倒真是得了苏钰的真传。
两人正说着话,仆从便进来回。
“相爷,大晋的副使陈苏前来拜见。”
苏钰敛眉,不知这个昨日对他颇为关注的人此时来见,是什么意思。
纪英见苏钰不说话,以为他还累着:“兄长,你若是不想见的话,便回了他吧。大晋的使者私下来见你,总归是容易落下话柄。”
苏钰确实有些疲累,但是不知怎的他很想见一见陈苏。
“算了,纪英。既然是大晋的使者,我便去见上一见。”
纪英看苏钰也没有拒绝,便点点头:“兄长,那我同你一起吧。”
二人来到了前厅,陈苏已经在好整以暇的坐着等,看到苏钰过来,赶忙起身,行礼道:“苏相,纪公子。”
苏钰,纪英两人也回一礼。
三人坐定,苏钰先开口问道:“陈副使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陈苏笑了笑开口道:“早就听闻苏相大名,在北雁时便敬仰已久,今日特来拜访,算是了陈某平生私愿。”
“陈副使过誉了。”苏钰回到。
三人略谈了谈山川风物,几句话苏钰便觉陈苏此人学识不凡,诗书甚通,尤攻兵器制造。苏钰算是个全才,尤觉得陈苏对于兵器制造方面的造诣远在自己之上。
战时,一是兵将士气,二是布阵兵法,三便是甲坚兵利。苏钰看陈苏对此慷慨畅谈,一时之间好学之心燃起。将之前自己一直不太懂的几点细细的问了问,陈苏都耐心解答。
苏钰心悦,便留下了陈苏用晚膳。除却第一次见,陈苏对自己施以考量令苏钰有些不悦以外。
对陈苏还真有种一见如故之感。
宴席上,陈苏看着菜色,问道:“苏相也不吃辣吗?我听说南晏人都是无辣不欢。”
苏钰笑了笑:“我不能吃辣,难以下咽,而且肚子会也不舒服。”
“我也是。”陈苏应到,而后看向纪英,话锋一转“纪公子是苏相的义弟。”
纪英点点头,不明所以。
“那苏相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陈苏转头,温润的脸上透着审视和试探。
苏钰摇摇头,回道:“我没有兄弟姐妹,是我母亲的养子,这在南晏不是什么密辛。”
陈苏点到为止,自此便不再问。饭桌上的又回到了兵器机甲上了。席间三人相谈甚欢。
苏钰谨慎且敏感,虽然陈苏只问了一句,但是他还是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再加上之前净元太师遮掩不言的过去,金陵城的风言风语。他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
送走了陈苏,苏钰将纪英叫来。
“纪英,你去查一查这个陈苏的来历。”
纪英皱眉,问道:“兄长,哪里不对吗?”
苏钰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觉得有些陈年旧事,山雨欲来。你去查一查吧,然后告诉我。”
纪英点点头:“那我明日便去查。”
苏钰又想到了什么,复又叮嘱道“只可暗查,不要惊动皇城,还有....皇家寺院。此事我不想让我母亲知道。”
两人议定,纪英叮嘱苏钰把安神汤喝了,然后才回去。
苏钰有时觉得纪英好像是自己兄长似的。他的身世孤独,从来也未想过有一日能有个除了母亲的亲人互相照料。确是可遇不可求。
那一个小小的盒子,是近一年的思念。像潮水汹涌,席卷了寒来暑往的日夜。
苏钰打开时,手指有些颤抖。
里面是一支红玉簪子,色泽是最上乘。红玉被雕成梅花,银做的枝桠漫卷舒展,托着玉梅,上面点缀着极小的的珍珠,远观恰似白雪。
簪身上磕了“子净”两个字,苏钰看出那是关擎的笔迹。
簪子下面还压了一封书信,三言两语道不尽相思意,有关擎这一年来的行迹,有患得患失的挂念。
“与吾妻书,见字如晤。
千言万语在心间,一时不知从何抒怀。思念遥遥相赠,望卿知。
关中四塞,大漠孤烟。华山仙道,圣人门庭。乘春风北上,踏烨阳东渡。今阔步长安,稍许安定。建大晋,得以抚慰万民。平生有三愿,一愿重整山河,包举宇内。二愿天下安定,百姓和乐。三有一私愿,本以为此生难以实现,于遇卿之日又生妄念。才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卿乃龙凤,非笼中鸟,自该乘青云,直上九天。为夫遥相思,柔肠百结,魂绕梦牵。.......”
一封书信,温存缱绻。见字如晤,眉目成书。
苏钰将那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像是要将那些金钩铁划里的柔软心绪都纳于眼中,镌刻心底。直到了西风吹断枝桠,星月落下。苏钰的心绪依旧久久不能平息。
他将那红玉簪子与书信都收好,躺在床上合眼。心却已经飞过万水千山,思绪飞到了长安,循着长明灯的光亮,依偎在那一具炽热的躯体旁。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放下所有的庙堂社稷,折戟沉沙。
骑上马,一夜飞渡万山。
之前一直压着的思念倾泻而出,苏钰才知道,自己之前做的心理建设根本不管用。他劝自己往后刀兵相见时,不要顾虑曾经的私情。告诫自己,曾经的风月有时尽,往后或许要成陌路人。那一年来筑起的城池,就在一夜间天塌地陷。他明白纵然自己与关擎隔街隔巷,隔城隔岸,隔爱恨隔生死,终究也会成为一生的羁绊。
第二日,苏钰一直到了晌午才起身。脑中昏昏沉沉的,走路有些晃。
纪英见苏钰状态不太对,忙上前扶住他,道:“兄长,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怎么脸色这样差。”
苏钰摇摇头:“许是昨日里没有睡好吧。无妨。”
“那我去让人熬上点安神的汤药,晚上你饮下些再睡,能睡的安稳些。”纪英老也改不了这操心的习惯,纵然今时不同往日,他依然是丞相之弟,韩帅的准儿婿,确实丝毫不显得傲气。平日里上至官员,下至奴仆,他都不卑不亢,不会踩高贬低。
这一点,倒真是得了苏钰的真传。
两人正说着话,仆从便进来回。
“相爷,大晋的副使陈苏前来拜见。”
苏钰敛眉,不知这个昨日对他颇为关注的人此时来见,是什么意思。
纪英见苏钰不说话,以为他还累着:“兄长,你若是不想见的话,便回了他吧。大晋的使者私下来见你,总归是容易落下话柄。”
苏钰确实有些疲累,但是不知怎的他很想见一见陈苏。
“算了,纪英。既然是大晋的使者,我便去见上一见。”
纪英看苏钰也没有拒绝,便点点头:“兄长,那我同你一起吧。”
二人来到了前厅,陈苏已经在好整以暇的坐着等,看到苏钰过来,赶忙起身,行礼道:“苏相,纪公子。”
苏钰,纪英两人也回一礼。
三人坐定,苏钰先开口问道:“陈副使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陈苏笑了笑开口道:“早就听闻苏相大名,在北雁时便敬仰已久,今日特来拜访,算是了陈某平生私愿。”
“陈副使过誉了。”苏钰回到。
三人略谈了谈山川风物,几句话苏钰便觉陈苏此人学识不凡,诗书甚通,尤攻兵器制造。苏钰算是个全才,尤觉得陈苏对于兵器制造方面的造诣远在自己之上。
战时,一是兵将士气,二是布阵兵法,三便是甲坚兵利。苏钰看陈苏对此慷慨畅谈,一时之间好学之心燃起。将之前自己一直不太懂的几点细细的问了问,陈苏都耐心解答。
苏钰心悦,便留下了陈苏用晚膳。除却第一次见,陈苏对自己施以考量令苏钰有些不悦以外。
对陈苏还真有种一见如故之感。
宴席上,陈苏看着菜色,问道:“苏相也不吃辣吗?我听说南晏人都是无辣不欢。”
苏钰笑了笑:“我不能吃辣,难以下咽,而且肚子会也不舒服。”
“我也是。”陈苏应到,而后看向纪英,话锋一转“纪公子是苏相的义弟。”
纪英点点头,不明所以。
“那苏相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陈苏转头,温润的脸上透着审视和试探。
苏钰摇摇头,回道:“我没有兄弟姐妹,是我母亲的养子,这在南晏不是什么密辛。”
陈苏点到为止,自此便不再问。饭桌上的又回到了兵器机甲上了。席间三人相谈甚欢。
苏钰谨慎且敏感,虽然陈苏只问了一句,但是他还是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再加上之前净元太师遮掩不言的过去,金陵城的风言风语。他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
送走了陈苏,苏钰将纪英叫来。
“纪英,你去查一查这个陈苏的来历。”
纪英皱眉,问道:“兄长,哪里不对吗?”
苏钰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觉得有些陈年旧事,山雨欲来。你去查一查吧,然后告诉我。”
纪英点点头:“那我明日便去查。”
苏钰又想到了什么,复又叮嘱道“只可暗查,不要惊动皇城,还有....皇家寺院。此事我不想让我母亲知道。”
两人议定,纪英叮嘱苏钰把安神汤喝了,然后才回去。
苏钰有时觉得纪英好像是自己兄长似的。他的身世孤独,从来也未想过有一日能有个除了母亲的亲人互相照料。确是可遇不可求。